阅读历史 |

03(1 / 2)

加入书签

卢逡年和韩逐冰最开始成立的是一家广告公司。卢逡年有些歪才,从用来追韩逐冰的情书就能看得出。爱意真挚而不油腻,深情点到为止,既不刻意讨好,还暗涌独特的霸占欲,每次都恰到好处地撩拨韩逐冰。

韩逐冰出身名门望族,国画世家,没人会愚蠢到质疑他的专业能力。韩逐冰幸运地遗传了他姥爷卓越的绘画天赋,小小年纪便能把一幅《龙宿郊外民图》临摹的真假难辨。

但仅仅临摹是不够的,吴致远不希望自己的外孙成为只会模仿的“伪艺术家”,他希望韩逐冰专注传统艺术,把国画发扬光大。

韩逐冰认为,国画能有今天的地位,不仅仅是它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更因为吸收西方绘画技巧,丰富了表现力,才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要想继续推广国画,必须接纳新生事物,借助他们一起发展。

可老爷子古板的很,眼里容不得沙子,坚持国画就应该依照传统,杂糅百家是歪门邪道。

两人因为创作理念不同产生了矛盾。

小时候的韩逐冰不敢和姥爷顶嘴,心里有气没处说,只能晚上偷偷画自己喜欢的。当爷爷的到底还是宠孙子,看见韩逐冰的画,也不会斤斤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能在教他绘画的过程中,试着把这股劲儿拧回来。

后来老爷子去世,韩逐冰遇到卢逡年,卢逡年天天夸他画的好看,韩逐冰受到鼓励,以为遇见知己,像是任督二脉被打通,一下子开了窍,琢磨出融贯古今,中西合并艺术的方法。

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花鸟画配色艳丽,人物画衣褶线条多而密,山水画大量留白表现意境。完成一幅高品质的国画往往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但现代人讲求效率,广告要快,要博人眼球,要有冲击力。达官贵人偶尔买一副山水画挂在家里是情趣,可论起实用,还得是不断推陈出新且耐看的极简主义。

韩逐冰的灵气就体现在这,他自学西方设计理念后,决定只保留国画“十八描”技法,把去繁取简发挥到极致。作品像他本人一样,干净沉稳,线条中透着温柔,只看一眼便让人难忘。

所以最开始那几年,往往是卢逡年写文案韩逐冰给他配画。两人面对面坐着,彼此看着对方,灵感自然而然就有了。卢逡年支着头看韩逐冰拿毛笔安静的画画,想到什么就在纸上写一两句,最后韩逐冰画完了,他拿着纸让韩逐冰选。

韩逐冰选到什么,就誊在画旁,再扫描到电脑上发给客户。他不需要经过卢逡年同意,两人心灵相通,默契值很高,韩逐冰选的也总是卢逡年最喜欢的。

在一起的第三年,韩逐冰设计的“醉塘安”系列海报,在国际上大获好评,拿到当年红点设计大奖。加上卢逡年朗朗上口的广告词,在国内风靡大街小巷。那年两人火的一塌糊涂,接受采访做演讲,找他们做平面广告和海报宣传的人络绎不绝,两人忙不过来雇了人,公司越做越大。

但卢逡年发现,传统广告行业毕竟是即将落寞的夕阳产业,想要在社会上站住脚跟,拥有持续稳定的赚钱能力,必须提前把握市场动向。

卢逡年眼光毒辣,胆子也大,斩钉截铁认定未来一定是自媒体时代。短视频平台入行要求低,流量多,当时还处在一片空白阶段。一开始他想直接做独立的短视频平台,但考虑到技术和资金不足以和大资本竞争,不如顺势而为,借一股他们的东风。

卢逡年发现大网红有流量,但变现能力差,因为当时没有商家愿意把产品放在网红手里作营销,零星的几家网红孵化公司缺少经营理念,难以持久,卢逡年有意要把他们整合在一起。

韩逐冰讨厌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不喜欢管公司,更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早年出来陪客户喝酒被人误以为是男模,揩过不少次油。卢逡年醋劲很大,别人多看一眼自己的韩逐冰,他恨不得把人眼珠子挖出来。

但早年求人办事没办法,卢逡年学会忍气吞声,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两人有名气,也没人敢轻薄韩逐冰。卢逡年很幼稚,雇人把调戏韩逐冰的人全都教训了一遍,当初用手碰过韩逐冰的人卸掉半条胳膊,用脚碰韩逐冰的,被打断半条腿。

这些事做的隐秘又干净,连韩逐冰本人都不知道,他还琢磨,好好的客户怎么宁愿赔偿高额违约金,也不合作了。不过他没深究,原本那些人就下流恶心,不合作正好。且当时公司全权交给卢逡年打理,韩逐冰懒得多问,每天安心在家画画陪韩沛。

卢逡年在公司雷厉风行惯了,董事会的人也拦不住他,说干就干。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避重就轻,加上前期积累了不错的口碑,给投资人营造出青年才俊的形象。

陶海在寸土寸金的CBD开一家牙科诊所,找他就诊人的非富即贵。俗话说的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陶海治疗完,他们心情舒畅,陶海就顺口提一句卢逡年的项目。

有的圈内人了解韩逐冰和卢逡年的关系,愿意看在吴致远面子上给卢逡年投钱,更何况两人年初拿到国际大奖,肯定也有点本事,万一赔了,全当是替吴老照顾晚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