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五章 无光之目(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十五章   无光之目

红海津遭遇倭寇的事,很快便飞鸽传书到了开京,倭寇给斩首十余人,擒获三名,红海津的守备部队也有四十几人的伤亡,虽然损失惨重,然而这一战终究也可算是胜利,起码没有让倭寇深入内地,在红海津这样的海边位置,也没有大事劫掠,对于民生经济并未造成很严重的破坏,因此这样的代价还是值得的,因为倭寇总是意想不到的出没,高丽抵御倭寇,这也是难得的成绩。

看着战报的前面大半段,王祺本来是很高兴的,然而到了结尾处,写的却是:洪守备在御敌之中,身中两枪,经诸将士奋勇抢救回城,现红海津守卫由副守备代职。

王祺登时心头一沉,身上中了两枪,洪麟现在如何?伤得很重吗?医生能够妥善料理吗?王祺脑中顿时许多念头掠过,他忙让安都赤召申春根过来,让申春根带着医药,马上去红海津看察洪麟的伤势。申春根也晓得这件事十分重要,因此收拾整理的速度极快,一个时辰后便离开了开京。

几天之后,申春根来到红海津,到了这里,他才发现问题比自己之前预想的更加严重,洪麟不仅是枪伤,他在昏迷醒来之后,眼睛忽然看不到了,眼前总是黑蒙蒙的一片,申春根晓得是因为撞到了头的缘故,只是如今的情况,实在棘手。

申春根查看了洪麟身体伤势的处理,见果然是中规中矩的,铅弹已经取了出来,后续消毒做得很好,没有红肿化脓,只是眼睛的情况实在严重,于是申春根便准备写书信给王祺,副守备则说:“太医不必写了,这件事我前两天已经上报给了殿下,现在只等殿下的回信。”

次日,王祺的回书果然由信鸽带了回来,上面写的是,让申春根看护,红海津这边派人护送洪麟赶快回京都,洪麟本来不想闹得这样兴师动众:“就在这里休养一阵,或许过一阵便会好的,申太医你也说,这种情况有的时候,自己是会痊愈的。”

申春根道:“虽然是有可能这样,不过总管如今在这里,反正也做不了许多事情,不如就返回开京,免得殿下忧心。”

洪麟也想到,自己现在这样的情况,其实做不了什么,而且在病重,就格外想念亲人,即使是面对王的尴尬,在这时也忽然间淡化了许多,而且回到开京还可以靠近双亲,殿下一定会请她们进宫探望的吧?人在虚弱的时候,就格外需要这种亲密的关系,在红海津,虽然也有人照料,总觉得心中很是忧伤,十分难过。

于是副守备这边便安排护卫和车辆,根据申春根的嘱咐,准备的是一辆比较宽大的车,车子里铺垫了厚厚的被褥,这样可以尽量防震,洪麟的状况虽然似乎还可以,头已经不怎样痛了,然而他这样的状况仍然要避免颠簸,最好是卧床静养,然而现在要回开京,便努力减少路途中的震荡。

所以申春根便觉得,在高丽各处修缮维护官道,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否则坑洼不平,很影响路途体验的,高丽连年遭遇倭寇侵袭,财政窘迫,难以拿出许多钱来修路,因此除了一些主干道,如今高丽境内许多道路都是年久失修,有的地方甚至桥梁都中断了,也没钱重新修整,只是在那石桥断裂处搭了几块木板了事。

因为路上求稳,走得便慢,足足行了十天的时间,这才来到开京,进入满月台,是朴承基安排接应,眼看洪麟虽然拄着手杖,勉强能够行走,眼珠其实依然清亮,黑白分明,然而目光却是茫然,总觉得仿佛无光,需要有人引路,面色也憔悴了许多,比当初离开宫廷的时候还要苍白。

朴承基看着瀚白搀着洪麟的右手,将他慢慢引向前方,提醒着他脚前有台阶,洪麟下意识低下头来,散乱的视线在地上扫来扫去,似乎是在寻找着台阶,只是终究看不到,只能用脚试探。

看到这一幕,朴承基虽然表情淡然,心情却也与从前有细微的不同,“为国尽忠”之类的概念,并没有怎样打动他,朴承基想的是,洪麟这样一个习惯于纠缠在无谓烦恼之中的人,终究也有这样令人刮目相看的时候。

副守备撰写的战报,自己也已经看过,根据那上面的叙述,洪麟在那一场抵御倭寇的战斗之中,指挥妥当,作战勇敢,与他在情感漩涡中的犹豫不决截然不同,在那一场感情风波之中,洪麟狼狈万分,还将亲密的人带动得也很痛苦,身为与洪麟同样年龄,生日只比他小两个月的人,朴承基只觉得十分好笑,洪麟也已经二十几岁,是成年人了,然而他处事的方式,却仍然像个孩子,相当不成熟,从前自己只是对他的才干评价较低,这一回才发现,心智竟然如此幼稚,幼稚到连自己都有些诧异。

然而这一次的红海津保卫战,洪麟终究是展现了另外的一面,那就是聪明英勇,在军事上有一定见解,这一场战斗,他确实应对得法,即使换做是自己,与他的处置方法也不会有很大区别,摆脱了情爱纠葛的泥潭,洪麟其实也是个还不错的人。

寿昌宫门口,王祺已经等在那里,一见到洪麟扶着手杖走来,快步便迎了过去,一把拉住洪麟的手,痛声说道:“洪麟,怎么伤成这个样子?”

洪麟连忙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