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四章 追述新罗(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十四章    追述新罗

中殿诞育了一位翁主,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高丽,虽然是一个翁主,然而宫中也大事庆祝,王祺给这个孩子取名为王瑶,从名字上看来,十分珍视的了,将这个女儿视作美玉。

满月会上,大臣们看到端坐在上面的中殿与王祺,有一些不由得便窃窃私语:

“看起来好像很高兴的样子啊!”

“虽然生的是翁主,却也和生育王子一样的开心,是因为既然有了翁主,后面就可能有王子吗?”

“或许吧,希望不要又是十几年后再怀妊,中殿今年已经三十岁了啊。”

宝塔失里比王祺大一岁。

王祺坐在御座上,下方众人的神情一览无余,他可以猜到大家在议论着什么,在这里面,只有母舅洪彦博的表情最为坦然,与其他人那种鬼祟窃笑的面容相比,舅舅的态度让自己此时此境感到了一种温暖,自己能够信任并倚重的人啊,实在太少了。

太后与舅舅都并不知道这个孩子得来的真相,然而经过慎重考虑,太后终于赞同将王瑶培养成储君,虽然也曾经疑虑重重,“只怕会招致众臣的反对吧?高丽的臣民会是怎样的意见?”

王祺微微冷笑:“那些大臣,他们连我尚且不满,要想让他们满意,除非是他们自己成为高丽王。至于臣民,许多人都已经成为权门的奴隶,对于这种处境,她们究竟是怎样表示反对的呢?”

洪太后想了一想:“先不要声张,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而且孩子现在还太小。”

在这个时代,婴幼儿的夭折率相当高,即使是王室翁主也不例外,还是等孩子再长大一些,强壮一些,再发动这个议程。

洪太后之所以这样决定,倒不是因为想到了善德女王,她最直接的出发点就是,王权要掌握在自己血统的后裔之中,王祺是自己的儿子,他与中殿的女儿是自己的孙女,虽然王室继承的制度已经相当周密,比如这一代高丽王如果没有儿子,可以从宗室子弟之中挑选继承人,然而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王祺,那都是“别人的儿子”,与王祺的确是有血缘关系,但是与自己毫无瓜葛,自己充其量是“法律上的祖母”,而不是血缘关系上的。

那些王子各自都有自己的双亲,又不是自己这边自幼抚育的,感情难免淡薄许多,另外如果过继了旁支子弟,他们的父亲封为大院君,身份便格外不同,很可能借此与王祺争权,那样王祺的权力基础便出现了很大的裂痕,连带自己的地位也不会那样巩固,因此权衡利弊,洪太后还是决定搏一搏。

既然做出决定,洪太后便召了自己的弟弟洪彦博,四个人一起商量这件事,洪彦博一听,就吃了一惊:“殿下,虽然这一位是个翁主,然而将来莫非真的不会有王子了吗?”

王祺摇头:“舅舅,不会再有了,只是这一个孩子,中殿的身心已经遭受重创,不能想象倘若有第二个孩子,会是怎样。”

洪彦博紧皱双眉,好一阵才说:“既然如此,那么一定要寻找一个妥善的机会,才好推动此事,然而还有未来的子嗣问题,大臣们难免要说话,如果翁主不生育,那么王位在几十年后仍然是一个问题,假如翁主生育,公主的孩子究竟是王族后裔,还是应该属于臣籍?”

洪太后道:“无嗣也就罢了,反正可以过继,假如阿瑶生育,那么孩子当然属于王族,效仿金春秋的前例,莫非女王的孩子,还要归属臣家?”

金春秋是新罗第二十九代王,他的母亲天明夫人乃是善德女王的妹妹,虽然如此,却是以母亲的血统而成为王族,最终登上王位。

宝塔失里坐在一旁,始终不发一言,听到她们讨论至此,虽然表面上仍然水波不兴,心中却已经微微一笑,太后等人真的是很认真啊,阿瑶还没有满月,便连她二十年后的事情都已经考虑到,这一个计划眼看越来越周密了,这些年来,自己虽然也在学习高丽的历史,然而终究不如洪太后等人精熟,自己倒是对中原的往事更加熟悉一些,此时听洪太后引经据典,理论依据眼看已经补充完整,之后的便要看自己这一边王权的力量。

四个人在这件事上,可谓有志一同,宝塔失里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继承王位,除了要保证自己的地位,她也不愿自己付出巨大代价,千辛万苦生育出来的孩子只因为是一个女儿,从此便排除在世人的视线之外,自己唯一的孩子啊,怎能不竭力为她的未来而筹划?自从立下了这样的志愿,宝塔失里便振作了起来,有了崭新的奋斗目标,让她感觉有了力量。

消息传到红海津,洪麟望着窗外,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真的很惭愧,即使背叛了王,终究是让中殿失望了,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中殿几乎是剖开了身体,生育的却是一个女儿。自己远在红海津,虽然在别人看来,似乎是有些凄凉了,不过能够远离宫廷那个铭刻着过去复杂尴尬关系的地方,倒是让自己能够放松一些,可是中殿日日都处在深宫之中,她又能逃避到哪里去呢?今后的漫漫长日,又该怎样度过呢?

洪麟正在想着,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