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芦苇地:“每一次的死亡都像一场未知旅途的开始。”(蛇塑r)(1 / 5)

加入书签

他很漂亮,你心想,翠绿色边缘泛金的鳞片整齐紧密地排列在身体表面彰显着他的剧毒,柔软又冰冷滑腻的触感虚弱地缠绕在你指尖,你知道他受伤了。

他呼吸有些微弱,晨光照拂在他身上只能带来轻微的暖意,他显得柔软又脆弱,他的上半身是人,皮肤苍白得几乎消失在柔软如同棉絮的阳光里,碧绿的竖瞳在你的手伸过来的时候微微收缩,但你只是把温热的手掌放到了他头顶,说你以后就叫路辰吧。

路途上的星辰,就当纪念捡到你的晚上吧,你笑着拍了拍他头顶沾满刚凝固褐色血迹的淡金色毛发。

你常常念叨家乡,在他记忆里,家乡能有什么好?绿水沟后是一望无际的浮萍,淡白凋敝的花瓣勾勒出初日模糊的影子,芦苇在一阵又一阵颤栗的狂风里如浪般低头,露出一个同样模糊的他,每当他的家乡荒芜,晴空顶的碎星便伴着芦苇清香如期而至。

你轻易便将他圈养在终年小雨的乡村,他一个字不懂对照着新华字典摸索念你的书,你教他一些人类的生活方式,其余时候都是散养,有兴致了才会握着他细瘦的手腕,在他手心一笔一划写字,写了你的名字,又写了路辰两个字。

他模仿着把你和他的名字一起用拙劣如同孩童的字迹记录在一张纸上,旁边是简笔画的芦苇,好像他带着你藏在了称得上他家乡养育了无数灵蛇的那片芦苇地,他显得很开心。

他的记忆很杂乱,对你说的总是深信不疑,你偶尔会显得暴躁,将偷偷藏起来的枪埋在院子里那两棵大榕树下,树根之间,上面是小土坡,蚂蚁蚂蟥还有蜜蜂的家,正对着树冠间悠悠的青天,偶有白云掠过,说是绝不能被人发现在那里。

墙外贴着几个黑红的大字,煤渣堆积在墙角染出了一片墨水般的黑,秋冬季节的早晨显得清冷惨淡,你咳嗽几声,就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家门。

到了正午也没回来,路边的小孩抓着糖葫芦满巷子地跑,又有书生穿着腿脚沾了泥的年青人路过,走路时歪歪扭扭,他不敢探出头,因为你曾经打着他手心说,不能让任何人看见他模样,他就只好这样待着了。

家里的暖源只有炕头,他就靠着一床他帮你缝的被褥睡觉,梦里时不时传来几声麻将的拍打声和油烟味,深处是几角钱叮当地掉落在地上,他悠悠地睁开眼,邻居刚回来敲响整个漏雨又漏风的土屋唯一完整的门,才知道声音不是梦。

邻居来之前据说是德高望重的作家,书籍里夹着一片写了功名二字的便签,星和月在这里不停地流转,那人一次没有回过家乡,一直待在这里,用布满墨水味和厚茧的手抚摸着猪鼻上那个亮闪闪的勾环,就笑了两下。

邻居干完农活会热心肠地给旁边小孩递五角钱,去买村头那个大爷车里的麦芽糖,卷在竹签上带着芝麻香,路辰偶尔又想吃过,但没有和你提。

平日里你不准路辰接触任何人,只有邻居是个例外,他爬起来慢吞吞地摸出几角钱和纸笔,写了今天报纸的价格,偷偷开出一条细长的门缝,门外的炊烟被凝结成一道白茫茫的小路似的。

邻居一低头,看见金发杂草一样从门缝里伸出,素白的看起来又没少被虐待的手指攥着钱和纸条,手臂以一个扭曲的姿势把这些推到落满灰尘滋生青苔的台阶上,推到那人脚边,捡起来,把一份报纸卷起来从上面的孔洞投进去,刚好落到离门三寸的地方,这就是对于外界信息获知的唯一渠道了。

路辰拍拍身上,又小心捡起被卷得狰狞还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他看了几眼上面的大字,他不识几个字,读不懂,但能大概地感知到写这些的人的情绪激动,他想他现在也有些激动,你怎么还没回来呢?

他坐到日落时必来的余晖里,金色凝固在他一只脚到另一只脚的距离里,晃悠着晃悠着,太阳就像钟摆一样歪斜,他没见过钟摆,只在你念的诗里听到过这个词,钟摆追逐着指针就像旅人追逐时代的浪潮,你很爱念诗,只是带着他不明白的哀愁,念完白云和雪的故事后又揉揉他的头说,小蛇呀,你要记住,这个时代不欢迎我,也不欢迎你,他不明所以地点点头,月光俏皮一样落在水沟里,几条泥鳅在深夜翻滚着,他在想:你什么时候回来?

你被逗笑了,他耳边响起火车呜呜的轰鸣声,他只听过一次这个声音,就是你第一次哭泣的那一晚,你砸了很多东西,包括闪烁的铁箱子,包括那个已经几天迟迟不肯运作的风扇,热浪就像你的吻一样袭击着他依旧冰冷的身躯,你抚摸过他大腿内侧排列的鳞片。

很痒。他不争气地小声梦呓一样说,于是你轻轻掐住他细嫩的,尚未遭受苦楚,少年的胳膊说,如果当初我没有把你捡回来就好了。你一连几天都重复这句话,反反复复,他也听不懂,只是莫名地哭,你们的泪水交织在一起像一段断流的银河。

你总在说,如果不是放不下你,你就走了,去投奔你父亲,去海洋的那边书写功名,你走过三十里的路程,你本该执工笔描那些书上他看不懂的仕女图,随便就能买下几支糖葫芦,慢悠悠走去教国文,但现在你窝居在危墙之下,天边是一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