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八章 观音(一)(2 / 15)

加入书签

衣橱里除了检察制服就是素色的衬衣,蒋贺之随手取了一件试了试,扣不上。回头看看盛宁,仍是八月的天气,这小子竟已换上了检察秋装,标配白衬衣,制式红领带,衬衣下摆尽收于裤腰,那腰,细得不盈一握。

“你太瘦了。”又换一件衬衫,仍是袖长可以,胸塞不下。蒋贺之只扣最下面的两颗扣子,半敞的衣襟遮住两股劲壮的胸肌,实则欲遮还露,更添诱惑。他目光荡漾地说,“那我只能这么穿去刑警队了。”

“你是孔雀?还是打算去小梅楼兼职营业?”这人根本就是故意招展。盛宁从柜子里找出一件宽大的t恤,可能是他学生时期的衣服。他将t恤扔给蒋贺之,不耐烦地说,“这件你试试。”

解决了“衣”的问题,又为“食”愁上了。昨晚心绪不佳,两人没叫外卖,然而一觉睡醒腹内空空,蒋三少依然看不上速食食品。

“昨晚你也没吃东西,真的不饿?”碗里泡着速食的粥,微波炉里加热着速食的包子。

“饿啊,但我不喜欢这种速食品。”蒋贺之看看盛宁,又伸手摸了摸他的脸,“你就是吃太多了这种没营养的东西,才瘦成这样。”

“反贪任务重,没时间做饭。”盛宁拍掉蒋贺之的手,道,“将就一下。”

“饿死也不将就。”蒋贺之微微睨眼,“你是不是土生土长的洸州人啊?都说‘洸州人识食,更识做嘢食’,没有一盅两件,我没胃口。”

“那你去市局的路上自己买吧。”

“外面的东西不干净。”蒋贺之其实没有这么挑剔,但偏偏就想在这人面前挑剔一下。他故意说,“‘一盅’要择茶、择水,‘两件’至少八甜八咸,云吞、虾饺都得手工现包,不能用模具、不能流水线;叉烧要半肥半瘦、咸甜适中;凤爪要先焯再炸,一吮脱骨;生滚粥要吃米不见米,不能稠也不能稀;炒河粉要猛火3分钟,不能粘也不能坨……”

“够了,这不是你在香港的豪宅,没人伺候你。”盛宁果然冷脸,道,“不吃就饿着。”

蒋贺之拿起果盆里一只洗净的苹果,像把玩棒球似的,频频将它竖直上抛,又握回手里。他一直垂目看着盛宁,突然说:“我想吃别的。”

等着速食的早餐加热出锅,盛宁正在打理姐姐的白玫瑰。摘掉两片泛出褐色的花瓣,他当这人要啃苹果,头也不抬地说:“随你。”

蒋贺之便伸手捏起盛宁的下巴,直接俯身吻了上去——

然而四目相对,四唇相距不过毫厘,他又及时中止了这个吻。

在晨间明亮的阳光下,他们极近距离地彼此凝视,盛宁发现,得益于混血基因,这个男人不仅有高挺的鼻梁,还有一双难以言喻的美妙眼睛,既甜蜜又伤感。

“我昨晚没有跟你说,我妈其实很想去香港,但凡他们在正确的时间遇到对方,我想她一定会跟他走的。虽然她一直跟我说,人跟人最亲密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最安全的距离就是天涯海角,但她每天还是很难过,她经常徘徊在他们相识的那个轮渡口,幻想那个男人没有结婚,期待那个男人突然出现,问她要不要跟他一起去香港。”手掌托着盛宁的下巴,拇指抚摸过他的嘴唇,他说,“我爸是个处处留情、处处吻的男人,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要跟他一样。”

短暂的慨伤过后,蒋贺之突然捏了捏盛宁漂亮的鼻尖,笑着说,“都办事,你不也是圣母吗?”

“原来在这儿等着我,”蒋贺之心服口服地笑了,继而又打趣道,“都是中国人,‘圣母’这个词儿不合适,以后还是讲‘观音’吧。”

此后便是一路沉默。

大g停在了小区门外,蒋贺之也从驾驶座上下来,像前几回那样,目送盛宁离开。然而从刚才起,他的心里就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异样感觉,既痒又疼,像烧着一星火苗,越来越旺。

“喂,盛宁。”人已距他几米远,蒋贺之突然出声喊他的名字。似怕这人听不见,他伸手猛按了一把方向盘,车喇叭长啸一声,引得盛宁回了头,也引来了一些路人的注意。

检察制服夹在手边,转过身来的盛宁冷冷静静地看着他,问:“做咩?”

蒋贺之却不回话,继续长按方向盘上的汽车喇叭,一阵长似一阵、一阵响过一阵的笛声终于把周遭的路人全引过来了。

“我啱啱讲错,我唔系有啲钟意你,我系真嘅好钟意你。”他才不是那个盛域的小廖总,这位盛处长显然情商堪忧,等他开窍?不啻等待铁树开花。因此,众目睽睽下,他大声表白,同时也渴求得到同样的回应。蒋贺之笑着大喊,“你呢,你系唔系都仲意我?”

这么热烈、直接且难得一见的告白场面,还是两个男人,一众好事者发出了啧啧惊叹声,当事人盛宁则瞳仁放大,怔得一动不动。

“洸州的夜太险、太长了,我不舍得你一个人去面对。我也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吻过一个人了,但我不能再这样不明不白地吻你,虽然到今天为止我们只认识了二十天,但对我来说,喜欢这两个字分量很重的,一开口就是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