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节(2 / 2)

加入书签

道:“寄春,你能联系哑婆婆吗?”

寄春不解,“小姐,您要找哑婆婆做什么?”

“想问她一点事。”褚映玉道,“当年在青州,哑婆婆照顾咱们良多,我想感谢她一番。”

寄春闻言,也没有怀疑,便道:“那我等会儿去问问。”

褚映玉从匣子里取出这个月还没用完的月银,让她拿去打点。

只是寄春刚出去不久,就一脸沮丧地回来。

“小姐,我问了人,没人搭理我。”寄春苦着脸,“我原是想托当年和咱们一起从青州回来的鲁大娘帮忙联系哑婆婆的,但鲁大娘说她很忙,还说小姐您不如去找夫人,让夫人使人去找哑婆婆。”

褚映玉默默地听着,并不意外。

七岁那年被父母从青州接回府里后,她就再也没听说过青州的事,因为她娘不准她去打听,便没人敢告诉她。

第二天,长平侯府正式去靖国公府退婚。

这也是双方说好的,由女方来退婚,多少能保全一些褚映玉的脸面。

不过世人都知道褚孟两家退亲是怎么回事,觉得谁退亲都一样,反正褚映玉是嫁不成孟瑜山,加上她的年纪大了,以后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关于左老夫人答应给褚家的补偿之事,并没有向外透露,是以世人也不知道褚左两家的约定。

左家也是等了几天后,才让人去靖国公府商议左明珠和孟瑜山的婚事,希望两人尽快完婚。

至于长平侯府,则是静悄悄的,目前没什么动静。

大户人家都是要脸面的,不至于褚家这边刚退婚,马上就给褚映玉和左五郎定亲。

总得要有一个时间缓冲。

恰好现在褚映玉伤了脸,不适合出现在人前,就算要和左五郎相看,也得等她脸上的伤恢复再说。

长平侯夫妻俩商量过后,决定这事等到年底再说。

反正现在最重要的是小女儿和七皇子的婚事,长女的婚事可以延一延。

听说左孟两家议亲后,褚映玉便去找静安郡主。

“你想去寺里住一段时间?”静安郡主拧着眉,满脸不赞同,“现在天气这么冷,外头哪里比得上府里舒服?”

她觉得这女儿是脑子坏了,在这种天气去寺里祈福。

褚映玉道:“现在外面的闲言碎语定然不少,女儿心里难受,不如到寺里祈福,避一避。”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也十分在理。

去寺里祈福,还能有个好名声。

静安郡主仍是摇头,“你想祈福,家里有佛堂,去佛堂便是。若是想避开外头的风言风语,也可以去庄子住段日子,咱们府里在香山那边有个庄子,离香山寺也近,不若你去庄子里住段时间,去寺里上香也方便。”

褚映玉定定看她半晌,然后应下。

回到秋藜院,褚映玉让人收拾东西,准备去香山那边的庄子。

不久后,一个车队浩浩荡荡地出发。

褚映玉坐在马车里,掀起车帘看了看随行的人马,心里的某种猜测再次印证。

因有静安郡主提前让人来通知,等褚映玉到庄子时,庄子里的院落已经收拾好,过来便可以入住。

一路坐车过来,虽然只用了小半天,仍是冷得不行。

寄春和寄冬服侍褚映玉上了暖炕歇息,怕她再次生病。

只是褚映玉没想到,她刚到庄子没几天,就听到关于褚惜玉与荣亲王世子在昌乐公主举办的赏花宴私会的消息。

暴露

昌乐公主是当今圣人的第一个孩子。

她下降卫国公世子赵奕后, 与驸马共育有一子两女。

昌乐公主是个爱花之人,公主府里专门建了一个用来培育花卉的温室,就算是大冬天, 公主府里仍是鲜花簇锦。

每每培育出什么名贵好看的花,或者花开之时, 昌乐公主都要举办赏花宴。

每次公主府举办的赏花宴, 京中世家贵族都极给面子,来者甚众。

其实这样的赏花宴, 也是京中那些年轻男女难得见面的机会。

曾经不少年轻男女在昌乐公主的赏花宴中看对眼,凑成一对,是以昌乐公主的赏花宴又有相亲宴的别称。

很多家中有适龄未婚配子女的夫人们也喜欢带着儿女参加昌乐公主的赏花宴,没准能捞个如意佳婿或者相中个满意的儿媳妇。

然而,谁也没想到, 这一次的赏花宴会发生如此大的意外。

作为七皇子未婚妻的长平侯府的二姑娘褚惜玉,居然在昌乐公主的赏花宴上, 与荣亲王世子陆子晏私会。

当时不少人都亲眼看到, 光天化日之下,两人居然躲在假山后搂抱在一起。

看到这一幕, 昌乐公主气炸了。

作为圣人的长女, 她素来极得圣宠, 行事也颇有些霸道, 京里还没哪个人敢如此落她的面子,在她的宴会上生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