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9节(2 / 3)

加入书签

海生的才智。

就像当初的石头饼,要是父皇真觉得他是废物,就不会让他办这件事了。

只能说,因为陆海生太过厉害,连蠢笨如猪的大皇子也能让他包装成一个贤明的皇子,连皇帝都欺骗了。

是以在大皇子眼里,不管陆海生将来选谁,被他选中的肯定会是下一任的天子,陆海生不可能会选错的。

大皇子府里的事,皇帝很快就从暗卫那里得知。

虽然皇帝圈禁了几个皇子,却没有阻止他们与外界接触,旁人想进皇子府看他们还是可以的,不过聪明人都懂避嫌。

只能说,皇帝自认为自己还是有慈父之心,舍不得像先帝一样杀子。

皇帝坐在偌大的宫殿里,手里盘着两颗玻璃球,神色莫测。

那两颗玻璃球宛若核桃般大,里面却内有乾坤。

一个有山有水,还有个小小的茅草屋,另一个是一朵盛开的牡丹,花蕊是黄色,中心是淡粉,由淡至浓向外渲染,外面的花瓣是水红色,渐变色的牡丹本就价值连城,更不用说还封在玻璃里。

自从得到这两颗玻璃球后,皇帝便爱不释手,几乎只要闲着无事,就会置于手掌间把玩。

皇帝抬头,看向乾坤殿中间的牌匾。

如今所有人都知晓,秘密立储的圣旨就放在牌匾后面。

这里有禁军侍卫日夜不歇把守,暗处还有暗卫,除非皇帝出事,否则无人能轻易接近此地。

太子是储君,立储关系着国家朝堂的安定。

皇帝知道这个道理,大臣也知道,所以他们逼迫他立太子。

好不容易废掉一个堪称完美的太子,皇帝哪乐意再立一个,尤其他的眼光被前任太子养刁了,剩下的几个皇子,远远不如废太子,他更不愿意立了,想再看看。

皇帝从来不觉得自己会早死,据说前朝曾有皇帝活到八十四岁,他自觉自己虽然没那么长命,但活到七十肯定是没问题的,下一任天子慢慢挑都来得及。

有了秘密立储,大臣终于不再闹,日子又岁月静好起来。

不久后,木瑶的父母进京城。

皇帝听说后一,特地召见木父,询问了一些生意经,然后对怎么填满自己私库有了想法。

自从贤王南下推广辣椒,搞起生意,和他五五分账,让皇帝看到了希望。

要知道,皇帝的私库多少都不够用的。

皇帝觉得自己为大梁辛苦几十年,也该享受享受,偏偏那些大臣每次听说他要建宫殿,就和死了祖宗一样激动,几个老御史甚至威胁要撞柱。

现在好了,等他的私库有钱,他想干什么,就用自己的私库,不信那些大臣还敢叽叽歪歪。

接见木父后,皇帝似乎颇受启动,直接给木父一个官位。

虽然只是一个微末的官位,但对于商人而言,已经是极大的阶层跳跃。

激动的木父当即就贡献了一个富可敌国的方子给皇帝:从沙子中烧出琉璃。

木父道:“琉璃素来昂贵,百姓买不起,皇上此举不算与民争利,掏得起钱的都是世家或豪门。”

这话真是说到皇帝的心坎里去了。

皇帝自是欣喜若狂,不客气的笑纳这个方子,并交给信得过的人去办。

木父退下后,皇帝目光移到安公公身上,突然问:“大伴,在想什么呢?”

安公公打了一个激灵,对上皇帝意味不明的目光时,有些迟疑地说:“陛下,奴婢听说木姑娘与贤王父子来往密切……”

皇帝自是明白他的意思,却不以为然。

他安排在贤王父子身边的暗卫就有四个,就算一个、两个能被收买,三个、四个还能收买不成?

再说了,儿子和孙子都是坐不住的,这会儿天南地北地跑,木家如今都进京,远在北边,而贤王已经偷摸着要造海船想跑到海上遛弯儿。

这两者能有什么联系?

与其担心贤王,不如担心那几个圈起来的皇子,在自己府上都不安分点,居然还敢偷摸联系朝臣。

皇帝正不悦着,突然有侍从连滚带爬地进来。

“皇上,大事不好,刚接到消息,蛮城爆发瘟疫!”

废太子13

江河带人将晒干的海鲜、河鲜等运到西南一带,如此又赚了一笔。

本来他还想从西南运些茶叶回来的,结果西南的蛮城居然发生瘟疫。

几个暗卫都急得不行,他们如今离蛮城太近,说不定会染上瘟疫,还是尽快离开为妙。

江河坐在马车上,说道:“十一,跟我说说蛮城的情况。”

暗十一焦急地说:“主子,咱们别管这些事了,还是尽快离开……”

江河摆手,神色严峻,“你是主子还是我是主子?”

暗十一对上他的目光,然后定了定神,说道:“蛮城会得此名,乃因城中七成百姓是附近山里迁下来的少数民族,本朝开国之时,定西将军平定西南,灭了西南诸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