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高门庶女的生存指南 第144节(2 / 3)

加入书签

花一枝春带泪,所以特来相陪的。”

听到这样的话语,宝因无奈吐气,笑嗔一眼:“兕姐儿总爱与你闹一处去,我本还想着六姐有无量慧根,许能让她也学到些什么,早早开蒙认字识文,如今倒真怕她日后也有你这样的嘴了。”

林却意顿时不乐意:“我这样有什么不好?日后我不在,还有人能来逗你们开心呢。”说完,又叹道,“只是今儿本该热热闹闹的迎新岁,倒是冷冷清清了。”

宝因闻言,将账本合起,顺手递给玉藻,腾出闲手来,稍稍倾身过去,轻拧旁边的人脸颊肉,淡淡一笑:“建邺城处处爆竹,户户笙歌,尤其是那兰台宫山轰地裂般的动响,我们六姐是全然没听见么,哪就冷清了?”

前些日子,附近郡县新修建的内城墙坍塌,死了人,林勤奉命赶去处理,查明原因,顺便带上了林卫隺。

林卫罹也去了南边军营,无诏回不来,寄回的家书中也偶有流露过想要回西南的意愿,但也明白天子之心,故很快又说起自己在那边的所见所闻。

至于林益,似乎与七大王那边交往过密,自搬出东府后,淡了和大宗的关系,再加上府中儿郎只剩一个林卫铆,早早就派人过来说两三人团聚,终究不成规矩,瞧着更不像是有什么好寓意,倒不如不办的好,待来年人都到齐了再团聚。

人少,各院也就懒了,今年的团圆宴便是各吃各的。

林却意借着力,往女子倚过去:“要不我们这几个热闹热闹,再叫上其他人一起去雪信院守岁吃酒,还能赏个夜雪。”

想着除夕之夜不酒食相邀,的确没什么趣味,连心间都觉惶恐不安,只怕如此迎来的新岁也是冷清的。

思量完,宝因轻笑:“去什么雪信院,我记得群玉院便有收拾好的屋子,什么地炕毡子都现成的,那儿风景也妙,烛火多,也亮堂,去了就能开始,岂不好?”

见女子应了,林却意倏地起身,欣然道:“三叔母那儿我亲自去,还有二嫂嫂也叫上。”

她说完便喊侍女把斗篷拿进来。

宝因顾及着他们一家三口许想要些单独相处的时候,便道:“你二嫂嫂就算了,铆二爷在家,又有明哥儿在,还是不要去打搅他们了,只怕去喊也不会来,或是不好推拒我们,勉强自己来,那倒失了要快活的本意。”

林却意走了几步,站在门口,任由侍女来侍奉:“只是不去,怕二嫂嫂明儿起来要借着这个由头来闹我们一通,我不亲自去,便让个婆子去说一声,要是愿来便来,要是不愿意,也不会因为看见是我就勉强自个儿。”

宝因听着这番考虑周全的安排,欣慰浅笑,又添补了两句:“还有二叔母那儿你也去说一声。”

林却意系着斗篷的系带,想起以往的事情和妇人的态度,担忧说道:“二叔母该不会来的。”

宝因抬头看她一眼:“若我们热闹,不去叫她,岂不落得个冷落尊长的名声,要是个心里想多的,只怕要说你我刻意与她生嫌隙,你去说一声,来不来便是她的事。”

杨氏与袁慈航不同,一个是林勉在世时便开始与她们这房关系不大好,一个是平日里便爱在一块开玩笑的。

林却意若有所思的点头,约好在群玉院碰面后,直接转身就走。

屋内的人离开没多久,宝因也从文椅起身,随意戴了些简便的饰物,去到屋外才知道林却意来时,身边没带婆子侍女,急忙吩咐玉藻追上去跟着。

红鸢也拿来那件带兜帽的金色雀眼纹斗篷,赶紧给女子披上,系好结,又递过装好炭火的手炉:“六娘去喊人还要些时候,大奶奶这么早过去怕也是等。”

宝因抱着花鸟纹的炉子,动身往院门口走去:“我先去正厅一趟,再去群玉院,时辰也差不多了。”

既是除夕,快到子初的时辰,还是要去正厅迎新岁的,只怕那些婆子看主子没在一块吃团圆宴,一懒起来便什么都不布置了。

红鸢也赶紧穿好斗篷,跟上去。

宝因去完正厅,把事情都仔细吩咐下去后,主仆二人即往说好的地方赶。

她们到群玉院时,正好碰上王氏和林却意站在屋外,脱身上御风雪的衣物,里面也走出几个来送酒食的侍女婆子。

错身行礼时,宝因偏头打量了几眼这些人,直到林却意在屋里待了好一会儿都不见嫂嫂的身影,又出来喊,她这才浅笑着进去。

放下手炉,抬手摘下兜帽后,几个人脱鞋上了底下有热气的榻,又有厚褥子盖在腿上,一张长方的几摆在中间。

红鸢、玉藻还有几个与主子脸熟的侍婢也都一块热闹着。

袁慈航那边不放心明哥儿便没来。

林却意拿起几上的一枚骰子,主动当起了酒令小吏,说起规矩来:“骰子有六面,每面各有两字,我们轮流掷,掷到什么,便要按上面的字来指定一人喝酒,本来是应还要说祝酒辞,只是那些过于繁琐,倒不如喝完说句带自个儿名字的诗文好了。”

红鸢听懂了,立即问道:“六娘可要说清,诗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