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高门庶女的生存指南 第138节(2 / 3)

加入书签

旁人的闲话了,还白惹表嫂不高兴,使他们夫妻分离。”

谢氏离开了?

郗氏眉头皱的能夹死几只飞蚊,心里想了千千万万,也不明白谢氏怎么突然使起这样的性子来,要纳妾也是她自个提出的,既然绥哥儿自己有中意的,岂不更好。

虽心里是这么想的,但还是先宽慰了眼前人几句:“这又和你有什么干系?是谢氏自个肚量小,容不下人。”

郗雀枝小声抽泣着:“只是还留下,雀枝实在不知该如何自处,罹表兄也不知何时能回来,我与母亲再待下去,怕是脊梁骨都要被戳烂了,更不晓得日后还会流出些什么闲言碎语来,说什么‘主子做妻,侍女做妾,母亲要留下做什么’的秽语,姑母要真疼爱,便放我回去吧,想来是我与姑母今生没有这个缘分,只盼来世可以做姑母的女儿。”

郗氏也不想自己和娘家的名声被这些事给连累,最后还是允了,只是让她后日再走,若是今日仓促离开,更是要惹人非议。

-

钟鼓刚响,坊门才开启,便有一穿着官袍的人骑马直入长乐坊,马鬃一侧还挂着个革囊,里面沉甸甸的。

马儿从喧闹处跑到僻静处后,因有缰绳束着,速度渐慢,上面所骑乘的人看到林府,直接半路侧身跳下。

等在府门口的童官赶紧上前,与他说了几句话后,转身进了府里,而穿官袍的人牵着马,等在原地。

辗转到了微明院。

童官站在外间,叉手回禀:“那个人找到了,招认是林府的人买通他报复的。”

那些日子走访坊里街巷的人,终于寻到个亲眼目睹过的,绘出了那几人的画像后,有商户认出是走商的人,再去东西两市稍微问问,便知姓名以及是从西域来往建邺的,而后去官署查验户版,以及去几大城门查入验人口。

只是他们并非来自同一商队,所经过郡县也大有不同,便连回去的路线都未必会按照来时的走。

月余前,特遣了府里的甲士豪奴沿着几条走商路线一一找去。

其中两个已出关。

剩下的一个,前几日在敦煌郡出阳关时,被抓到。

今日消息便传来了建邺。

林业绥一夜未眠,精神困顿的从榻边起身,踱步至外间,双手没入铜盆的水中,不急不慌的浇洗着:“把她们主仆的画像送去让他认,大太太和二太太的也一并带去。”

童贯见男子濯完手,递上块拭手的巾帕:“大奶奶去了天台观,可要遣人去接?”

林业绥思及昨日女子的泣诉,喉结滚了滚。

“不必了。”

第106章 逼杀

清冷的山中, 白雾漫漫。

万物被隐其间,唯有处于山之高的天台观还能显露出其形,若天上神仙踩云而来,便能落脚此观。

正应了此间道意。

宝因站在祖师殿外, 听着悠悠唱经声与古老绵长的道韵, 仰首不知在望什么, 许是那只早已飞去天际的仙鹤。

可八载年岁匆匆溜过, 寻不到踪迹了。

昨日上清法师给她去信,上面言及当初谢府送来的这只仙鹤已进入弥留之际三月有余, 却迟迟撑着一口气,不愿西去, 恐是在等她。

希望她能来天台观了却这份尘缘。

三月前宝因眉目染上愁绪, 垂首抚着手臂间黄色绢布上的那只鹤, 正是她生真悫难产之际,神游天台观的时候。

世间当真有神明么,竟能拉她入太虚神游一刻, 且还救了她。

辰初, 雾渐散, 唱经声断止。

众多道人从殿内有序走出,瞧见散去的白雾中站着一位身穿青色交领上襦, 黄底暗纹垂地裙的女子, 怀着份赤诚向道之心,双手合十施道礼。

两眉弯弯长长,累累青丝如云堆成高髻, 仅有两股白中泛青的玉钗落在其上, 及一朵由白绿玉所雕成的花簪。

又有与仙鹤的缘, 未尝便不是绢画上的女神仙, 岂能怠慢。

既施道礼,非尊卑之礼,宝因亦双手合十的虔诚回之。

待道人走得差不多,里面发须皆白的上清法师也边施礼出来,边随口唱道“无上太乙天尊”。

宝因轻轻笑着,回他一礼:“法师。”

上清法师慈和点头,再施常礼,伸手邀人前往:“林夫人请随我来。”

宝因知此事重要,不再推辞,稍颔首,正过身子,由祖师殿去往临近山崖处的鹤园。

这儿空旷,又移栽了不少奇珍异草及神仙之树,但走进来,仍远远就能看见昂首站立的那只白鹤屈着足,卧在鹤园山势最高之处。

进一步,则深渊。

上清法师话里带了几分的怜悯:“它已等你三月有余了。”

宝因忆及那次神游和这八载来的情谊,暗叹一口气,从盆中抓了几粒金丹后,徐步走去。

看着它一直在盯穹天云间,忽觉得它比起想见自己,更想的是脱离足上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