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来的郎君炊食又兴家 第147节(2 / 3)

加入书签

用帕子掩了掩鼻,皱眉道:“这都教的什么,你也不必学。”

团扇咬了下唇,感激的望了陈梅一眼,道:“谢过姑娘。”

原本,陈兰偶见陈舍微和谈栩然在一处,窥见他们小指轻勾,又或是陈舍微俯身贴在谈栩然耳畔说话,气息拂动粉腮乌发丝,处处旖旎暧昧,叫她一个闺阁女儿都有点心猿意马。

可怎么叫这些人一弄,男女之事总显得浊臭不堪呢?

陈兰不愿再细想,期待起明日能出门放风透气来。

分发的馒头是由承天寺的点心房做出来,好些人家都有捐资,并不只陈舍微一家。

高高的笼屉一摞又一摞,雾霭缭绕间,几张美人面更好似瑶池仙子般,不过少了仙女的高高在上,更多了些慈爱温柔。

这行队伍里只有老弱妇孺,青壮男子是不准拿的,若有强行耍赖的,在暗中护持的兵士就会飞快上前拿了他,直接押到码头做工去。

码头这几日给的工钱可比平日多出两倍,干足一日还有薄豆粥可以吃。

馒头余了几屉,最后收场时怕没拿到的人要闹一闹,所以陈绛先带着几位夫人小姐回自家用膳,席面已经备下了。

谈栩然身子重,只在家中等着她们来用膳。

陈兰听陈绛与轿外的婢女对话,陈舍微似乎不在家中。

“六叔访友去了?”陈兰问。

陈绛轻声道:“我阿爹好友的娘亲去了,他们去吊唁。”

说着她掀开轿帘一角,望着点心房排出来的长长队伍,来去人流如织,都要排到湖边长廊上了。

陈舍微家的买卖本来也火热,可他自己眼下却陪着王吉守在冷冰冰的灵堂里。

虽说正月里治丧不铺张,王吉是官牙又是买卖人,自然不缺人来吊唁。

可这热热闹闹的好年景,人家送了帛金就不错了,能有几个如陈舍微这般一直守着?

陈舍刞也亲自来了,坐了一下午才走的,正月里好些交际应酬,能分出一个下午已经很不错了。

吴家人来得自然齐全,忙里忙外的张罗着,有吴老爷子、吴老娘两位长辈坐镇,王吉心里也没那么空落落的。

“唉,只是没叫你娘抱了孙子再走,我这心里也不舒服。”吴老娘叹道。

吴燕子抬起一双红彤彤的眼,眸中倒是光亮。

吴老娘看了就是一怔,“咋?你?”

吴燕子点点头,道:“前些日子一直担心娘的身子,还以为是心里担忧,连带身上也不舒服了,后来叫大夫摸了脉才知道有了。娘去之前,我告诉她了,她听着了。”

“好好好。”吴老爷子连声道:“阿吉是独子,要多生养几个才是。”

吴老娘心里虽高兴,听吴老爷子这样说,横了他一眼,道:“那不得一年一年怀,真当母猪下崽啊!”

陈舍微也坐在一旁笑,吴老爷子侧过身子,道:“少夫人几时生?”

“还有不到两个月。”陈舍微说出这话时,心脏就是一紧缩,他都快愁出毛病来了。

陈舍微是打算着在王家多守几个日夜的,但王吉不肯要他如此操劳。

到底是有三个舅兄在呢,陈舍微也放心些,再加上陈梅和陈昭明的婚事近在眼前,他个做叔叔的总不能装作不知道这件事。

有婚事自然就有喜饼,米氏久不在泉州,不知道谁家的喜饼好,只想往那贵处挑,问起相熟的夫人,人家倒反问米氏,为何不在陈舍微那定?

说是他有蔗林糖寮,每年秋收后都做喜饼买卖,样样糕饼又香又甜又新鲜。

米氏哪里知道这些!陈舍微又没有毛遂自荐!

她也不想让别人揣测自家与陈舍微关系不好,毕竟他刚得了封赏,浑身红光,谁都想沾染些,所以就将陈梅婚事的喜饼定在了陈舍微的糖寮里,陈昭明则另在泉州最大的喜饼铺里定了。

虽说买卖不是陈舍微自己求来的,可米氏还横挑鼻子竖挑眼,嫌弃作坊不在泉州城里,而是在乡下地方,怕那些泥腿子手上腌臜,做的喜饼也不干净,心里总不是滋味。

可陈舍微哪里又缺她两单子买卖呢?原本都没空档接了,米氏虽硬声硬气的,毕竟是开了口,排排工期,只好叫师傅们熬了几个通宵了。

早前糖寮就打了样子送过来给米氏尝,因为时间太赶了,东西不齐全,只叫米氏尝了几样。

她催要的急,糖寮又分不出专门的人手配送,跟着吴缸送烟卷进城的车队一道送来。

结果糕饼在匣子里震得碎了酥皮,其实普通喜饼就那模样,米氏碰都不碰,陈梅不在意的拿了块吃,说味道不错,又叫米氏阴阳怪气,挑三拣四的一通指摘。

寻常喜饼铺只做最常见的那种礼饼,中秋佳节、祭祖过厝都要用到,陈舍微糖寮的种类要多些,好些人家走亲戚,送礼物都提前去糖寮订。

自给吴燕子还有阿巧的婚事做过喜饼后,陈舍微偶尔把宅子里的厨娘派到糖寮里教徒弟,渐渐糖寮里又添了蔷薇饼、牛乳饼、山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