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八零之继母上岗 第304节(2 / 3)

加入书签

妻在管理,而这次羊城开了绣坊,想着刘雯应该要管理起来。

但是怎么给他一种感觉,就愣是没有想要管理的想法和念头。

但是想想也不对啊,这么大的产业,想想都不觉得刘雯不想管理,“小雯,你现在不是在羊城开了绣坊,你想好要如何管理了吗?”

绣坊如何管理?刘雯都不带考虑的,“我要如何管理。”

“这次我姐安排过来的人,也是两个绣娘,平时她们就在店里刺绣,有生意就接待一二。”

也许换成一个能说会道的人,生意会好很多,但是刘雯觉得没有必要。

刺绣这东西,纯手工的东西,刘雯就没有想过要低价出售,这个口子一旦打开,想要再把价格提高上去,真的很难。

也知道哪怕她不玩价格战,但是其余人会玩价格战。

所以刘雯很干脆,就是不走价格路线,咱就走品牌路线。

让客户以后想要买刺绣方面的产品,第一个就想到咱家。

提起自家的产品,第一个想法就是东西虽然价格贵,但是东西质量好,这样才能提现出绣娘的价值。

才能让绣娘有更多的动力去提升自己的锈艺,同样也不要担心会给人挖墙脚。

做的都是低价产品,猛地想要提升价格,不要说他们手上的客户都不是愿意出高价的客户。

哪怕有,可他们一贯都已经习惯各种砍价,把价格各种压低,怎么会愿意掏钱出高价。

好的绣娘都已经是习惯拿个高价,怎么会愿意掉价接单,特别是跳槽就是为了多赚钱,结果发现赚的钱,竟然是越来越少了,换成谁能忍。

赵茜也是蛮喜欢刺绣作品,也知道好的绣娘,让她们出手的价格可是不低,更不要说,还要排队等待。

也就是要成为一个好绣娘,要学上好久才有可能会出师,还有就是经常刺绣,真的不是一般伤眼睛。

所以很多绣娘在过了三十岁后,不是离开刺绣界,要么就是绣点小东西,至于大件的绣品,也不是没有老师傅不接单的。

只能说一般情况,都不会接急单和有各种约束条件的绣品。

结果没有想到现在物价涨了这么多,绣娘的报酬竟然还降低了,赵茜真的是愣住了。

“怎么会这样。”

“为了抢啥生意。”刘雯一脸平静道,“我的绣坊是第一个开的,也是有不少客户。”

“很多人看到我绣坊的生意很好,当然是各种眼红,也纷纷成立了绣坊。”

“他们想要做到生意,当然是只能通过这个方式。”刘雯想起那个时候也是挺唏嘘的。

第502章 好绣娘难得

宋博华曾经听刘雯提过一嘴,说曾经有段时间,他们的绣坊,真的是差点没有坚持下去。

还说如果不是有唐海帮忙介绍了客户,还有他帮忙推销到海外,现在情况会如何,都是一个未知数。

宋博华以为是苏城那边的绣娘太多,竞争比较激烈的关系,结果没有想到对方竟然直接出动了价格战。

对于价格战,宋博华当然是很熟悉,这个利用的好,当然是挺好,可以拉来不少生意,能够迅速的把名声给打出去。

但是一旦利用的不够好,就会变成人家嘴里的傻子,价格低的时候,有人来买东西,一旦价格恢复,立马没有客人。

几次下来,名声没有了,客人就等打折的时候再关顾,平时采购量都会控制,或者换个地方采购,那才是急得跳脚。

“然后你支撑了过来,而他们就没有落到一个好?”想来也是,刺绣作品一旦就是做低价,水平好的绣娘,有几个会愿意留下来的。

谁不想同样锈一副作品,能够赚更多的钱。

“对啊。”刘雯对那些同行,其实不会太关注,也就是平时偶尔稍微了解一二。

比起把重心放在那些人的头上,刘雯想到是还不如提高自己的水平。

只有自己的水平提高了,压根就不要去管那些人的小心思。

他们有再多的小心思又如何,都不如实力来的重要。

刘淑慧夫妻咽不下这口气啊,平时偶尔也会打听一二。

“给他们拉拢过去的手艺好的绣娘,怎么会愿意降低价格,她们又不是接到单子。”

手艺好的绣娘,手上多多少少都是有老客户,就是生意不是很稳定。

为何会挂靠在绣坊,就是希望可以多接点单子,但是价格也不能太便宜。

和刘雯绣坊合作的几个绣娘,刘雯也知道她们其实也会和其余绣坊合作。

刘雯能咋办,也只能在发布任务前,希望她们能认真的完成作品。

“好的绣娘还是太少啊。”刘雯不由得感叹了句,“哪怕我已经让我姐开始培养绣娘。”

“大家也知道一旦学会后,收入会多很多,但是想要成为一个高水平的绣娘,真的是太难。”

能够在十年内出师,就真的已经是不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