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节(1 / 2)

加入书签

“那唐玄宗读了这么多书,怎么就不知道这些东西呢?”

≈ot;一大把年纪了,瞎上比女儿还小的儿媳妇,别说天下人笑不笑话,光是杨玉环和寿王都要气死了吧。”

别的不说,平民百姓出身的朱元璋对自己的子子孙孙是真的好。

他尝过没饭吃的苦,所以希望自己的每个子孙都有饭吃,给他们非常好的待遇,跟养猪一样。

他非常在意骨肉亲情的,无论地位有多高,也做不出来强抢儿媳妇的事情。

马皇后:“读书跟人品没有必然的关系。”

寿王独坐院中,望着天空,泪珠顺着脸颊滚落。

他非常年轻,风流倜傥,和杨玉环成婚之后,也算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谁曾想一场宴会,让父皇看见了他的王妃,竟然酿成了皇室扒灰的苦果!

这所谓的长恨歌,也就暗暗讽刺了父皇几句,之后便再也不敢了,连抢

儿媳妇的事情都不敢提,大书特书他们的爱情

他这个真正的原配丈夫和死了一样,被无数人无视。

要不是这视频博主还提了几嘴,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误解。

寿王心里痛如刀绞,眼眶通红,恨不得冲到皇宫中质问唐玄宗。

父皇!你是禽兽吗!

唐太宗李世民眼前犯晕,气血倒流,冲上脑门,整个人摇摇欲坠。

一通兵荒马乱下,太医赶忙送来了安神补脑的药。

李世民喝过之后,这才稍稍好转。

他这一年发怒的次数,都没有天幕出现的这一个月多。

“朕迟早有一天,会被这些不肖子孙给气死!”

“混账!混账!五十多岁了,半截身子都埋进土里了,居然抢自己的儿媳妇,颅内有疾否!这是要让皇室成为天下的笑柄吗?”

他愤而下定义:“这唐玄宗,是朕最无耻的子孙,不堪为人父,不堪为人夫。朕怎么会有这样的后代!”

年幼的李治眨眨眼,配合地说:≈ot;确实如此。≈ot;

他其实不太赞同父皇,如果真心相爱,伦理又有什么重要?

不过有一说一,年龄相近才有真爱,56岁和22岁有真爱吗?

或许有,可联想到唐玄宗九五之尊的身份,比起真爱,更像是强抢民女啊。

连思想开放的李治都不敢苟同。

事实证明,唐太宗的担忧是正确的。

唐玄宗的事情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皇室秘闻,只有一些上层人士知道。即使知道,也不敢多说,写诗也要含沙射影。

比如白居易写诗的时候,唐玄宗都死几十年了,唐皇都要换成汉皇,还不敢提一嘴杨贵妃是儿媳妇。

底层人更是捕风捉影,略微听说过杨贵妃的美貌和杨家的显贵,对真正的情况不明所以。

这一下子,大唐的百姓都炸了!

那些磕cp的人再也磕不下去了,像吃了苍蝇一样,脸都绿了。

坐在皇位上的哪里是什么英明神武的帝王?

原来是个凯觎儿媳妇的老头子!

连平民百姓都未必会强抢儿媳妇,那英明神武的帝王却能做

出这种事,这还是圣主吗?

天子号称君权神授,难道神仙支持这种抢儿媳妇的行为?那算什么神仙啊?

他们连带着对神仙的观感都不太妙了。

唐玄宗通过开元监世维持无数年的明君人设,在这一刻,咔嚓咔嚓裂开了。

唐玄宗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等了好半天,终于等到了安禄山。

安禄山这个圆润的胖子一进来就屁滚尿流,还不等唐玄宗主动问话,就不停磕头:≈ot;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绝对没有造反之心啊!”

唐玄宗声音仿佛淬着寒冰:“那为什么白居易会写一句渔阳颦鼓动地来?渔阳郡明明是你管辖的地方,你还敢狡辩?”

安禄山非常机灵,做出一副乖顺地模样:“陛下,渔阳那个小疙瘩确实属于臣的辖区,但是根本没什么人,陛下如果不信,可以派人去看看。”

“天幕中的渔阳根本说的不是渔阳郡,而是前线的意思。”

“陛下还记得王维那首诗吗?他刚刚考上进士的时候,写下——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这个渔阳分明是个虚指!陛下,臣冤枉啊!”

事实上,白居易确实没有明确指出安禄山造反的地方。

因为安禄山起兵的地方是范阳,并不是渔阳!

从秦朝开始,渔阳就是汉族和匈奴交战的地方。到了唐朝,这个名词已经成为战场的代名词。

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还没有发生,这个渔阳指代前线,并不是指具体的渔阳郡。

唐玄宗一听,目光凝滞,突然觉得有点道理。

他差点忘了渔阳这个词的特殊含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