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节(1 / 2)

加入书签

可是这时,他却听到天幕说的话。

【白居易和湘灵,和《孔雀东南飞》的主角焦仲卿和刘兰芝有些相似之处,可又不太一样。】

刘兰芝听到自己的名字,猛地回过神来,睁大眼睛,惊讶到有些惊恐:≈ot;为什么会突然提到我和夫婿?”

她收回脚,暂时打消了去死的念头,好奇地望着天幕,想听到更多自己的事情。

天幕:【白居易收拾行囊,上京赶考,想赶紧考个功名出来,回来迎娶湘灵。】

【白居易家里其实挺贫穷。爷爷跟爸爸虽然当官,但言职比较小,而且为官清廉,两袖清风。

他们家可以称为寒门,也就是势力很小的家族。

对了,寒门在古代不是指平民百姓,真正的平民百姓应该叫做无门吧。(狗头

白居易长大成人后,作为经济来源的父亲又过世了,本就贫寒的生活愈发雪上加霜。

在叔父的接济下,白居易进京赶考。

之前也讲过,大唐的科举制度不完善,根本不糊名字。不打点权贵的话,等于落榜。李贺科考前,找了韩愈。李商隐科考前,也找了令狐楚。

白居易心想,他得找个推荐人!

一来二去,他找到了当时的名士顾况。】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

白居易的演员一路跋山涉水,面容憔悴,穿得有点落魄。

他自幼在乡村中长大,跟村里人相比很富裕,可长安王侯遍地走、权贵不如狗。

和别人相比,白居易就是个寒酸的小镇做题家。

大诗人顾况看到白居易这么穷酸,心中不屑,漫不经心:≈ot;你叫什么名字?≈ot;

“晚辈白居易,久仰顾大人之名,特

地带来自己的诗文,想让大人看一看。”

顾况有些轻慢:≈ot;白居易,呵呵,居长安,大不易,这你应该知道吧?≈ot;

白居易抿着唇,奉上自己的诗集,见对方脾气不好,心中有些不高兴:≈ot;知道。≈ot;

顾况随意地接了过来,目光自然落在最上面,眼睛猛然睁大:≈ot;……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ot;

“这是你写的?什么时候写的?”

白居易理所当然似地说:≈ot;自然是我写的,十六岁写的。≈ot;

顾况脸上的漫不经心之色瞬间消失殆尽,直接表演了一幅川剧变脸。

“刚刚我是开玩笑的,你不要当真。”

“居易小小年纪能写出如此好的诗句,居长安,太容易了!”

白居易闻言,挺直腰杆,含笑说道:≈ot;多谢大人。≈ot;

顾况推荐了白居易,这首诗经过文人口口相传,热度逐渐扩散,最后风靡长安大街小巷。

白居易一诗成名!

不光是天幕中的大佬为之折服,天幕底下的人们也暗自惊叹。

白居易好像说的是草,又不是草。

苏轼赞叹不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年轻的时候觉得他的诗太过俗气,现在却越读越有味道。看似说的是草,实际上说的未尝不是人生啊。≈ot;

在贬谪生活中,他把自己当做白居易诗中的草,任由野火烧灼,也会涅槃重生。

这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东汉年间的刘兰芝望着天幕,默默流下泪来,捂着心口:≈ot;我曾许下誓言,蒲苇韧如丝,我和夫君的爱情会永生不变。结果再坚韧的草也会被折断。≈ot;

现在白居易却告诉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蒲苇被折断了,何尝不能重生?

这一句看似平凡却蕴藏深深哲理的话,浇灌她的心灵,抚平内心的伤口,焕发新的生机。

她的眼睛重新恢复了神彩,直接跪了下来,感激得五体投地,隔着遥远的时空感谢白居易。

“多谢神仙大人,把白大人的诗句送给我!”

汉高祖刘邦忍不住大声感慨,只觉心情激荡:≈ot;我读的书不多。看到现在,我最喜欢这首诗了,都是大白话,却说尽人间道理!≈ot;

“那项羽还设鸿门宴,又把我赶到汉中,没想到我春风吹又生,带兵横扫天下,成了四海之主吧!哈哈哈。”

吕后悄悄翻白眼,心中腹诽。你亲自指挥的战役有几场胜利了?要不是有韩信……

大臣夸你胖,你还真喘上了!

这一首普通又不普通的诗让无数人拍案叫绝,觉得它充满魅力,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都可以。有人能看到爱情,有人能看到事业,有人能看到人生。

相同的是,他们都被这首诗表达的欣欣向荣的思想所触动,主动把这首诗记了下来,日夜品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