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之偏执大佬的白月光重生了 第281节(1 / 3)

加入书签

城里街道上随处可见翡翠铺子,这几年改革开放,这里作为翡翠运入中国的第一站,翡翠生意也是风生水起了。

陆亭笈见到这个,眼睛便有些亮了,他想看看货。

他现在有些着迷,看到玉器就想练眼力界。

谢阅看他这样,赶紧拽着他往前走:“先吃饭,先吃饭,不然要饿死了。”

孟砚青带着大家,来到这边一处饭店,看上去应该是国营的,不过客人并不多,进去后,看着倒也还算干净。

大家拿了菜单,这边的菜自然和中原一带很有些不同,两个孩子看着好奇,七嘴八舌点了各样菜。

孟砚青拿着菜单,请陈叔和小王点,两个人意思性点了一道,孟砚青自己又添置了一些。

她觉得南方一般盘子小,怕万一不够吃,毕竟一行人除了自己,其它都是壮劳力,食量都不小。

没多久一桌子菜上来了,有银杏猪肚、赶马肉、酥肉、腊腌菜和火炕干巴等。

其中有一样好玩的,叫饵丝,很长,像极了面条,和手擀面有些像,吃起来绵软筋道,倒是惹得两个男孩子喜欢得很,一个劲还要添。

孟砚青倒是喜欢这里的鸡汤,用火腿和当地的菌菇熬煮的,味道香醇浓郁。

一顿饭吃得大家都满口香,两个小伙子更是吃得心满意足,不过吃到最后,陆亭笈还是感慨:“我觉得这种米线还是不够实诚,要说饿极了,还是得吃咱们北京的炸酱面,或者啃个大馒头也行啊!”

谢阅赞同:“这玩意儿软绵绵的,总感觉不顶饿,幸好有鸡肉!”

孟砚青听着想笑,这两位加起来食量真不小,幸好有钱,不然管不起他们饭!

吃过饭,几个人就在街道上溜达了一圈,这边有一条翡翠街,两边店铺都是做翡翠买卖的,路边各样的货五花八门,也有不少外地来的客商前来挑拣,都是一些老料,有老玉件,花件,耳片,发簪和烟嘴等,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加工后遗留的碎料、弃料等。

几个人这么看着,也在店铺里购置了一些料子,都是还不错的,性价比很高,也有的算是捡漏了。

这么边走边看,过去了当地的翡翠公司,这边翡翠公司的货都是经过公盘运往大陆的翡翠,是外贸部统一调配的,孟砚青拿着手中的提货单,一行人径自前往当地的翡翠公司提货。

不过到了后才发现,还是要等,这边的货都是一批一批的,一来就是几大卡车,这些都由翡翠公司统一调配,孟砚青他们虽然有提货单,翡翠公司也表示可以优先供给她,但依然还是要等。

孟砚青问道:“那我们要等过久呢?”

那经理打电话问了一番,最后才没办法地道:“大概天吧,下一批应该到了,不过也不好说。”

孟砚青道:“可是我听外贸部那边的意思,按说我们来了后就能提货吧?没说翡翠供应不足的事。”

因为只有翡翠进了国内,才能产生指标,外贸部门给她批了,她才能拿到,所以按说她拿到的批文配额,本身就应该对应翡翠实物的。

除非是有人挪用了这些翡翠存货,才会出现拿着配额批文却提不到货的情况。

那经理叹了声:“没有就是没有,我们没有也不能给你变出来啊!”

孟砚青:“那预计什么时候能有?”

经理想了想:“过两天吧,过两天后你再来试试。”

孟砚青:“好,那后天我再来一趟。”

离开翡翠公司后,孟砚青还去拜访了一位李主任介绍的朋友,叫宋老板的。

宋老板倒是一个热心人,也是一个爱说的:“我爸以前就是翡翠玉雕生产合作社的,不过六十年代时候,合作社解散了,我爸就干别的去了,云南这块翡翠玉器加工都停了,这两年这不是改革开放嘛,现在要换外汇,北京哪上海哪,当然也有咱们当地的外贸部门就时常往这边跑,收了这里的珠宝玉器拿出去换外汇,我看这行情可以,就重操旧业,算是继承家业吧。”

“这两年我们翡翠加工起来了,改革了嘛,出口卖得特别好!”

说话间,他带着大家看了看他的店面,主要卖一些翡翠挂件,包括小鱼、寿星、葫芦和手镯等,看得出,生意尚可,主要是有些内地企业会来这里收货,当然也包括一些个体户,那些个体户为了挣到钱,会四处看货,凭着眼力挣钱。

孟砚青问起翡翠公司的情况,这宋老板倒是门儿清,摆着手说:“他们没货,现在根本没货,过几天来货了,到时候大家一哄而上就抢了,不过你们是北京总部那边下的调配单,他们不敢慢待你们,肯定给你们优先供货,但你们得等啊!”

孟砚青:“哦,按说不至于,没货我们怎么会有调配单?”

这个事情就像是会计做账,账目和库房实物应该是对应的,不然就说明里面有猫腻。

那宋老板听着,却是叹了声:“这个我也不好说,我们这里到底是边境,你要知道有一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地方的那些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