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六章: 儒为表 道为骨 佛为心(求打赏和月票)(1 / 2)

加入书签

“前辈,给!“

铃铛滚到宋知命脚下,他顺势招手捡了起来,递给对面的李玄。

李玄接过,细心地用袖子擦拭下上面的灰尘,还吹了吹铃铛,然后放在耳边铃铛作响,细细听着音色。

很认真的样子!

看的宋知命心里啧啧称奇,忍不住开口。

”这铃铛对前辈来说很珍贵?“

”嗯,一段善缘,与我颇有渊源。“

李玄将铃铛从耳边拿下,缓缓点了点头。

宋知命一听,心里有了数,忍不住好奇了一下,也不知是谁人,能得这位总是云淡风轻的道家陆地神仙,如此认真善待所赠之物。

李玄将铃铛清理一番后,重新将铃铛挂在大黄的脖子上。

大黄带上铃铛后,尽管脖子间皮肉被勒的发紧,勒出几层双下巴,但不亦乐乎。

带上铃铛后,撒开狗腿子上蹿下跳,一会儿从堂屋嗖的一下跑到院子里,一会又”嗖“的一下,从院子外又跑回堂屋。

铃铛声作响,被大黄跑的有些急促。

“道友此行入世,准备去何方云游?”

堂屋里,刚才的小插曲结束,李玄去后院提了一壶茶水,给送知命斟了一杯。

小酌一口茶水,放下杯子,闲叙问道。

”我蜀地北方是北凉荒漠,蛮族四起,南面是南岭十万大山,巫妖无数,西边更远处数万里之外是八部魔国,西方净土,哪一个都不是良善之地,晚辈尽管证得道果,三言两语,道尽风流。

由此见微知著,可见其境界之高深,非他所能及。

不过他有些奇怪,不由问出了一句:

”听前辈的意思,前辈没去过中土?以您的修为”

他话问了一半,便及时停了,意识到自己话中有打探的意思,怕李玄误会。。

李玄只是摇了摇头。

没说话。

“抱歉,晚辈没有探究前辈的意思。’

宋知命见李玄不愿多说的样子,心里暗怪自己多嘴,连忙抱拳告罪。

“没事,道友在我面前处事不用这么小心。”

李玄轻摆了摆手,随后开口笑道:

“既然道友马上就要辞行,再见面估计得需要一段时间,我对儒家一向多有兴趣,不如咱俩临别前谈儒论道,相互印证一些修行,如何?

宋知命一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蹭“的一下就从凳子上起身,朝对面李玄郑重一拜。

”晚辈不敢,谢前辈赐教!“

虽然这位道家陆地神仙说要和他相互印证修行,但宋知命自然不会那么傻地认为这位前辈还真需要向他讨教什么东西,自己这是占了大便宜。

也是一份属于他的机缘。

纵使到了他这个境界,情绪也难免有些激动,恭敬一拜。

“你啊你,请坐吧!”

李玄对人家的礼数恭谨也是没办法。

其实他确实需要跟这位当世儒家君子印证一些修行,他想通过对方之口,透露这个世界的儒家修行,来印证故乡上下五千年盛行的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在故乡,儒释道三家经历历史演化,被千古圣贤融为一体,互有贯通,又各有侧重。

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

儒家重修身,修行之前便重视蓄养浩然正气,养成道德;

道家正风骨,生于静逸,刚正,清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佛家生智慧,一念起便般若生,智慧自起,明心见性;

李玄自身修道,阅三千道藏,又在云山大难中,从武神公羊和八部修罗手中得一西土佛经涅槃经,现在再跟儒家君子印证当世儒家。

这样儒释道相互印证的机会,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谈不上自己刻意去指教这位儒家君子。

接下来,宋知命神色肃然坐下,与李玄开始坐而论道。

一儒一道,在这山间世外,清风小院里来了一场漫长的论述。

时间从从日头东悬,到西落。

转眼天色将晚。

之前上蹿下跳的大黄早就消停,趴身在堂屋卓子底下,打瞌睡睡的正香。

傍晚,黄昏将歇,鸟归巢,虫不语。

院子栅栏门外,儒家君子宋知命又重新整了整衣冠,对着出门相送的李玄再次郑重一拜。

这一次,这位君子却是手执的是儒家的学生礼!

”此次印证,晚辈自知收获良多,获益无穷,前辈当受这一拜!“

说着,重重落下。

李玄抬手,抱拳。

”此次江湖路远,后会有期!“

他一边望着山外苍茫,转头再对临行的对方告别,感叹了一句。

“后会有期!”

宋知命也道一声。

随后转身离去,下山。

一位刚证道果费了不少脑细胞,觉得还差点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