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1 / 2)

加入书签

考试倒计时仅仅剩下10秒。

没迟到,赶上考试了!

谢冰热泪盈眶。

在她闭眼那一刻,南宫无寐颤了颤眼睫,睁开了闪着杀意的桃花眼。

金金丹

临考前谢冰才拿到完整版本的《水浒传》, 根据她非到极致的属性,她特意将重点放在了最难得到的《水浒传》上,至此,她才算是将考试教材全都完整过了一遍。

她沉着冷静地应对考试, 倒还不慌。

直到试卷发下来,谢冰回体历史演义,重点不在于作者, 不在于, 而是“章回”两个字!!!

所以关键词之一的回,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她知道大概剧情,知道重要人物,比如说曹cao、诸葛亮、张飞等人物,也知道一些历史典故,比如说草船借箭,空城计,也知道一些历史常识,比如说有蜀国……还有……还有什么国来着?

再然后……

谢冰趴在考场的桌子上,使劲儿挠头发,还有大乔小乔?

是《三国演义》里的吗?她记不清楚了……

哦对,除此之外,她还记得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哦,还有林俊杰唱的一首歌,叫什么来着?“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好了,她现在知道时间点在东汉了。

没了,她就这么干干净净,啥也不知道了。

可是这不够。

她趴在桌子上,看着这道题目,文学这种题目一般是论述题,什么叫“论述题”?就是既要有论,又要有述,一个题目打底三千字。

三千字中要写三个历史人物,分到每个人人物上就是一千字,凭借谢冰浅显的了解,别说一千字了,一百字都憋不出来。

谢冰现在只想把蓝日暖揪出来再杀一次!

怀着沉痛的心情,她低头继续看第二道题目:

【题目2:简述《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题目3:浅析《牡丹亭》中杜丽娘女性意识觉醒。】

一共三道题,谢冰看完后两道题,舒了一口气:

她不仅要大逃亡,还得雷打不动地准备考核,系统也知道它这次做的过分,除去第一道题目让谢冰瞬间抓瞎之外,第二道题目和第三道题目出乎意料的简单,非常中规中矩,按照谢冰这些日子背诵的资料直接写上去便可。

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社畜深谙答题技巧:先写会的,再写不会的。

她沉着地静下心,开始在心底打提纲,写第一题和第二道题。

题目2《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谢冰从四点来答,分别是熟练运用白话、塑造一系列英雄形象、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结构连锁勾连来概括,写了大约八百字左右。

接下来写《水浒传》的影响。

谢冰对于这个倒是很清楚,并且它所造成的影响很有意思,自打它出世开始,就一直是畅销书,还被列为禁书,只因为它反封建、反压迫、歌颂农民起义。

所以谢冰的答案从两个方面去回答,一个是社会影响,一个是文学地位。她洋洋洒洒写完,中性笔都用了三分之一了,抬头看了看时间,还有一个小时,足够写第一题,心里也放心了。

手心和小拇指已经被自己戳红了,谢冰伸展了一下手臂,揉了揉手指,转了转脖子,开始想棘手的第一题怎么写。

她有教材吗?没有。

她会吗?不会。

她知道怎么答吗?不知道。

但是没关系,文科答题技巧再次上线。

这次应用的技巧是:……写套话。

文学考试中,套话很重要,可以说是绝境中的救命稻草,一道题完全不会的情况下,需要自己绞尽乳汁……不,绞尽脑汁去想怎么写,编也是可以编出来的。

那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怎么办?就要写套话!

谢冰先提取相对来说比较清楚的三个人物形象,然后根据他们的特性,再来进行说“套话”。

硬着头皮,谢冰选择了“刘备”、“诸葛亮”、“曹cao”三个人物,这三个人物她都知道,但是具体时间不知道,没关系,开始写套话。

开头写了一通套话,第一段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写上之后,就开始写套话了,同义词,差不多的句子,指向性不是很清楚的句子都可以写上去,这样一来,字数就慢慢变多了!

谢冰越写越流畅,剩下的两个人物形象同样如此,洋洋洒洒写完了。

……不管我写的对不对,反正我是写完了。谢冰如是想。

她刚一写完,把笔一扔,抬头看了看时间,竟然还剩下五分钟。她没急着交卷子,而是仔仔细细地检查了试卷,不死心地将最后一道题的句号涂抹成逗号,冥思苦想地又加上一句话,这才放下笔,等待最后三分钟过去。

精神集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