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汴京生活日志 第104节(1 / 4)

加入书签

“那可不行,爷爷最喜欢的还是你,你跟爹一块上香,爷爷在天之灵肯定更加欣慰。”

沈丽姝:这个理由她服气。

于是最后洗完澡出来,沈丽姝在老爹的要求下特意穿戴整齐,然后跟着他恭恭敬敬给老爷子上了香。

尽管过程有些抗拒,在老爷子牌位前祈祷的时候,沈丽姝还是很虔诚的,如果人死后真的有灵魂,希望老爷子多多照顾小姝娘。

她其实并不确定原来的小姝娘是跟她互换灵魂了,还是在她穿来之前就病入膏肓咽气,毕竟这是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小孩子抵抗力又不强,发生什么都有可能。

不过礼多人不怪,不管小姝娘是不是和老爷子他们团聚了,求一求总不会出错。

搞完迷信活动,沈丽姝终于可以倒头就睡,第二天起来又是一条好汉。

亲娘怀孕,沈丽姝也不是只会说好听的话表示关心,她也准备为徐女士做一些事情,比如提前把请阿姨的计划提上日程。

她早前就在想这事了,也跟爹娘说过几回,可每次都被徐女士有理有据的驳回。

主要是自家缝补衣服,洗衣服被子,甚至是给员工宿舍烧水打扫卫生等工作,陆陆续续都外包出去了,沈徐氏每天除了帮她承担一部分质检和管理工作,另外就是做饭,简单收拾下家里卫生,以及照顾小儿子,偶尔陪孩子他爹出去应酬,这些对于家庭主妇而言根本就不算干活。

沈徐氏甚至直接对闺女说,她除了嫁给孩子她爹的头两年,这么多年,也就最近几个月最轻松满足的了,看看街坊邻居、姐妹妯娌们,自家日子好得她自己都有点心虚,简直无一处不舒坦,很不必再折腾。

话都说到这份上,沈丽姝也不好再坚持,毕竟日子是自己过的,不用管别人看法这种话,也不是什么标准原则,它只适合用来劝自己,而不是拿去要求别人。

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她娘显然就是那种活在外人评价中的类型。

沈丽姝当时想,她娘还是工作量太少,日子太闲了,才那么在意旁人的想法,等明年他们换了大房子,光收拾屋子就够累的,到时候恐怕都等不到她旧事重提,她娘自己就迫不及待把阿姨请回家了。

嘿,那时就让徐女士自己掏请阿姨的钱,反正她有钱。

但现在嘛,家里有条件,总不能让她冷眼看着“高龄”怀孕的亲娘一边养胎,一边带小儿子,同时还要伺候他们一家子——在这个三十多就可以当奶奶的年代,沈徐氏现在还真算得上是高龄产妇了。

天大地大孕妇最大,她在这个时候提议请人来家里做工,传出去就不是她娘有了钱飘了,连为人/妻为人母最基本的事都干不了,人们要议论也只会说她孝顺,她爹体贴。

果然沈丽姝第二天抽空找父母商量这个,沈徐氏看似犹豫不决,眼角眉梢却都写满了欢喜,沈家旺同志更是举双手双脚赞同,并特意挤出时间陪她去了趟人才市场。

沈丽姝往口中的人才市场,其实是一间牙行,用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大型中介公司,业务面广到衣食住行都有涉足,员工招聘业务也在其中,并且这里有两种“招聘”方式,租和买。

是的,到了牙行,所有一切都是货物,全都可以进行交易,包括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不过这里毕竟是封建社会,无论是糟粕还是精华,都是沈丽姝无力改变的社会现状,她选择捂上耳朵。

她跟父母商量过,一直认为“租”两个分别擅长照顾孕妇和做饭的老妈子回家就可以。

令人意外的是,这种方式竟然是主流,至少在京城,租赁比买奴仆的人多,也更方便划算。

第123章

中介公司老板娘的职业素养。

好吧, 真正对这种情况感到意外的只有沈丽姝。

她发现自己又被小说和电视剧坑了,比起她想象中有钱人家动不动就丫鬟仆妇成群、簇拥着主人就像众星拱月的剧情,现实中的古人也看性价比。

用沈家旺同志的说法是, 人家卖身的丫鬟小厮都是小孩子, 毕竟是条人命,花大价钱买回家, 非但短时间内干不了活, 还要供他们吃穿用度,教他们规矩做事,费那个冤枉钱干啥?

这话往深里延伸一下, 买来的下人若是听话衷心也就罢了, 不好管教的话, 让人牙子牵线转卖也要费一番功夫, 有卖身契的下人不同于普通长工, 不是结清工钱就可以走人的,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 他们就像主人家的固定财产, 除非扔那不要了, 否则就要按照正常流程转手。

不听话的下人就地打死?

开玩笑,他们这也不是法外之地,可能身份贵重的有一些豁免权, 或者花钱私了,受害人家属不上报的话,说不定也能蒙混过关。

但这种事情普通人就别想了, 就算打死的是无亲无靠, 没有半个亲戚朋友帮忙出头的孤家寡人, 没人报案就可以当做无事发生, 那也不值当——跟人权没关系,单纯是卖身契要好几两银子,把人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