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汴京生活日志 第55节(1 / 4)

加入书签

老人家最喜欢这种生龙活虎的小朋友,一听又是儿子新收的弟子,相当于半个孙子,可欢喜了,一伸手就把姐弟俩搂怀里,“哎哟,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皮,可别把你阿姊撞坏了。”

说着又朝孙子和另一个男孩招手,“过来,都过来,让祖母好生瞧瞧你们。”

听到这话,林辰松脸上小大人般的温和斯文终于裂开了,但是老祖母的吩咐又不能不从,只能认命拉上新来的师弟上前去了。

老太太挨个搂着孩子们好一阵亲香,满脸都是农民伯伯发现丰收了的喜悦,举人娘子一看就知道婆婆这是馋别人家多子多孙的福气,一被孩子们包围欢喜得不行,完全顾不上别的,只得出声提醒道,“娘,松儿他爹新收了学生是好事,不如让松儿好生给您介绍介绍?”

林老太太这才松开手,让亲孙子给她介绍了两位新孙孙的姓名年龄,当然顺便让沈丽姝沈小弟和沈徐氏几人,也跟林辰松互相认识了一下。

林辰松礼数周全的也朝沈徐氏和沈丽姝微微拱手:“见过婶娘和妹妹。”

不得不说,这位林师兄兼老师的亲儿子,是沈文殊和沈进殊接触过的同龄人中最优秀的一位——阿姊除外,在他们心中谁也不能跟阿姊比。

但是行为举止极为讲究、很有些文人气质的林师兄,也让兄弟俩颇为向往,因此很快就有样学样,也正儿八经朝林老太太和举人娘子见礼,“见过祖母和师娘。”

老太太又是搂着小朋友们一阵揉搓,连她宠爱了近两个小时的沈丽姝都不小心冷落了。

不过沈丽姝也并不在意,一脸自在的回到恨不得把嘴巴咧到耳后根的沈徐氏身边,小声打趣道:“娘,这下可是安心了?”

沈徐氏显然对闺女这态度习以为常了,还在下意识的点头承认,但端方持重的林辰松却是被她这大胆行为镇住了,忍不住侧头看过来一眼,旋即又收回视线,内心为自己的失礼而心虚,只好努力粉饰太平,“对了祖母,娘,爹说今日要请九叔和师弟的父亲在前院小酌几杯,请娘张罗一些酒菜,婶娘和妹妹这边,也请祖母和娘好生招待。”

第61章

给青娘攒彩礼。

在主家的热情招待之下, 沈丽姝他们一家人不知不觉就待了大半日。

登门大包小包礼数周全,离开时手里也各拎了些回礼,并且大人小孩全都吃饱喝足, 堪称连吃带拿。

无论如何, 被用心对待总归是值得高兴的,更何况他们的此行的目的圆满达成, 一家人从林宅离开时, 脸上都带着无法掩饰的灿烂笑容。

与他们同行的林夫子,在一块告辞离开前,被林举人以还要说几句话为由留下来了, 因此走出林宅大门的只有他们一家六口, 路上每个人都还沉浸在如愿以偿的快感, 和对美好未来的幻想中, 一不留神, 便下意识又回到了徐姥爷家。

刚要跨进院子的沈家旺多少有点惭愧, 他知道这么重要的事, 不仅岳父和舅兄们忐忑激动, 隔壁叔婶和兄弟们只会比他们更上心, 他和媳妇今儿从城里出来,就急匆匆直奔岳父家,还可以说是为了早些接了孩子们去拜访林举人, 情有可原。

可如今都带着好消息从林举人府上离开,他们却还是直奔岳父家,回镇上大半日, 竟不曾去看看叔婶, 委实说不过去。

意识到自己不是合格端水大师的沈家旺不由得开始反省, 决定进岳父家略坐片刻, 简单分享过好消息,就立刻赶去沈家也小坐会儿。

不能太厚此薄彼。

不过这个计划他在正式迈进院子,看到里头情形那刻就宣告破产了。

因为沈爷爷沈奶奶、四位兄弟、并五个进城打工的大侄子,可以说沈家如今有话语权的人,全都整整齐齐都的坐在了徐家,立刻把不大不小的院子塞得满满当当。

一院子的人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当然也有人热烈聊天的同时,注意力始终放在门口,翘首以盼某些人的归来。

一看到沈家旺这一家六口的身影,沈奶奶激动到反客为主,騰地站起来招呼道:“哎哟,可算是回来了,在举人老爷家待了大半日,午饭吃过没?大弟二弟过来给奶奶瞧瞧,举人老爷怎么说,有没有答应收下你们?”

沈文殊和沈进殊去年在镇上生活了一个多月,虽然只住姥爷家,但爷爷奶奶也是很待见哥俩的,隔三差五就要喊他们去吃饭,要不然就亲自来给他们送好吃的好玩的。

尤其是沈爷爷双手可灵巧了,他们都不知道,原来四伯的木工活都是跟爷爷学的,沈进殊跟爷爷抱怨他和哥哥姐姐小时候都没木马玩,娘只给小弟弟买的偏心事迹,爷爷便花半个月功夫,精心打磨了一架他们这么大个年纪也能骑的大木马。

可惜那木马太沉了,平日只放在他们屋子里,何况最会哭的沈进殊也自认是个大孩子,不好意思像臭弟弟那样玩木马。

但有些东西并不需要实用性,它的存在就象征着意义,关起门来的兄弟俩可宝贝这台木马了,有事没事把它擦得铮光瓦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