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彪悍姨母清宫养娃日常 第298节(1 / 3)

加入书签

苏日娜看着晴嫣手里的脖巾发起了呆,过了一小会儿后,突然灵光一闪:

“皇贵妃娘娘,臣女有些明白您的意思了,臣女回去后定会多多研究毛线衣的编织方法,等到未来您再来蒙古了,臣女一定会给您亲手做一件毛线衣的。”

晴嫣颔了颔首,对着少女笑道:

“本宫也对这羊毛做衣服的事情非常感兴趣,你若是有什么好想法或者新进展了,都可以往京城里给本宫送信的。”

苏日娜听到这话更高兴了,寻思着这岂不就是和皇贵妃当上笔友了?

她忙欣喜不已地点了点头,又微微俯身行了一礼就脸蛋羞红的跑走了。

众人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也没有太在意,在场的人大多都是老少爷们,没有一个人针头线脑这种东西感兴趣的。

大家看着皇贵妃娘娘不断地用手抚摸脖巾非常喜欢的样子,漠南蒙古一些心思灵活的王公贵族也开始动脑筋,打算等到宴会结束后,回家让手巧的女奴们也试试将羊毛做成布匹的法子。

康熙看到那个蒙古少女离开了,自己的爱妃也没将目光移到他身上,凤目沉沉的抿了抿薄唇。

等这个小插曲结束后,宴会就继续往下进行了。

约莫一个时辰后,六米多高的篝火燃尽了。

头顶上皎洁明月已经移到正上方了,宴会才结束。

戌时末,等所有的客人都离开后。

晴嫣先一步洗完澡披散着黑发坐在御帐的床榻上打量着手中的围巾,她的画技都烂的一塌糊涂,更别提做手工了。

但是手里这条围巾确实编织的非常漂亮,晴嫣瞧见围巾的下端除了绣着自己的名字外,还绣着象征吉祥寓意的格桑花。

等到康熙洗完澡穿着明黄色寝衣走进来时,就看到晴嫣仍旧将那条围巾挂在脖子上,不停地抚摸。

想起那个蒙古少女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对着自己爱妃的脸颊亲了两口,还高调的当众示爱。

没错就是示爱!

康熙就气得胸口发闷,迈着大步子走上前,对着皇贵妃阴阳怪气地笑道:

“皇贵妃娘娘真是会遭人惦记啊,连十五岁的少女都不放过。”

晴嫣听到康熙这阴阳怪气的话,不由一呆,错愕地抬起头看他,她总觉得康熙这话咋听咋那么酸呢?

她轻咳了两声,忽略掉那股子淡淡的尴尬,从床上站起来立马比康熙高了半个身子,将缠在自己脖子上的围巾取下来,一圈一圈地缠在了康熙的脖子上。

康熙正准备开口,待感受到脖子上传来的温热感觉后,立刻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晴嫣笑道:

“皇上是不是也反应过来了?这个羊毛做成的东西是保暖神器啊。”

作者有话说:

注:

乌(wu)尔锦噶喇普郡王就是历史上十福晋的父亲,这个称呼和乌(wu)尔衮一样都会被屏蔽掉,所以用巫|尔锦噶喇普郡王,来表示。

第二百八十七章

“没想到这毫不起眼的羊毛收拾干净做成长布条后,围在脖子里竟然这么柔软和温暖?”

康熙伸手摸着缠在自己脖子上的羊毛围巾,微微仰起头略微有些诧异的对着站在床边的皇贵妃说道。

晴嫣赞同地点了点头,伸手拉起围巾下端对着康熙继续往下说道:

“皇上,如今大清的棉花产量不高,而且棉花的价格还很昂贵,远远不能让大清百姓免受冬日冷寒的折磨,但是羊毛低贱啊,牧民只要把小羊羔给养大,不宰杀,那么每到夏天就能一茬一茬的收割羊毛,若是苏日娜真得能够将羊毛给做成衣服卖到大清,到时候民间的百姓们就能拥有便宜的御寒衣物来过冬了。”

康熙边听着皇贵妃的话,边用手揉捏着脖子上的柔软围巾,一旁烛台上的烛光照进他细长的凤目中,光亮闪烁。

他爱妃想的是百姓们有羊毛冬衣穿了,而康熙一瞬间就想到,若是苏日娜的羊毛衣服真得做出来后,会带来多大的利润,又会对蒙古和清廷的关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蒙古最不缺的就是羊毛,漠南、漠北诸部的掌权人也都不是傻子,当他们看到苏日娜凭借着羊毛衣服获取巨大财富时,必定也会跟着效仿,到时候产自蒙古的羊毛衣,必然得往外倾销。

蒙古人无非也就是将他们的货物卖到北边的沙俄,亦或是南边的大清,经历漠北之战,蒙古和沙俄的关系紧张,大清就是他们能选择的最好售卖地点了。

只要他掌握好这条利益链,那么大清和蒙古的关系就会因羊毛的巨大利益而紧紧绑在一起,这可比他空喊着“大清、蒙古一家亲”的口号强多了。

而且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养马,养牛,养羊是都需要消耗很大精力的,当牧民们发现养羊能给他们带来巨大利润,养牛还能往大清卖牛肉赚钱时,那么马自然而然地就会减少了。

好马少了,那么相应的骑兵就少了,蒙古的战斗力就会削弱,居住在大清边境上的百姓们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