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8章:默契(3 / 4)

加入书签

守军不过两千,算是高句丽前突的桥头堡,因为有大城辽东在,地位有些尴尬,在军事上更多的是充当示警作用,但对秦怀道而言,异常重要,必须拿下。

这座小城的城墙不到十米高,爬上去很容易,一百人偷袭之下打开城门也不难,秦怀道目光落在辽东。

这座大城上次烧粮去过,当时是暴雪封路,敌人没想到会有人过来,算是投机取巧,现在肯定防守严密,再想爬进去就难得,必须另想他法。

一个个计划浮现脑海,秦怀道计算着其中利弊,又一一否决。

辽东大城,又吃一堑,想以小代价拿下不易。

……

秦怀道在思考战术,长安城,甘露殿内李二也在盯着地图思考。

两人目光几乎同时落在辽东,与秦怀道不同的是李二思忖片刻,目光移动,落在莱州、登州,两地与高句丽隔渤海相望,距离并不远,这儿海浪不大,找准日子,小船可以过去。

一旦登陆成功,突然袭击,拿下石城,就能反打积利城,两城在手,就能往北直逼辽东,但前提是必须干掉高句丽南下的十万大军。

距离太远,消息还没传来,李二并不知道南下的十万大军被灭。

研究了一会儿,没有什么好办法,李二有些郁闷,见豫章过来,放下心事,笑道:“朕的豫章来啦,几天不见,又清瘦了些,这可不行。”

“父皇,儿臣没什么胃口,给您炖了碗莲子粥,您先吃点。”

豫章端着一个精美的瓷碗上前,瞟了眼地图,心中咯噔一下,问道:“父皇,是不是契丹那边战事不利?”

“不得打听国事。”李二脸色一沉,但还是接过瓷碗放在旁边。

豫章赶紧解释道:“儿臣知道,儿臣也不是想打听,就是,就是……”

“担心那小子对吧?”李二更郁闷了,多好一颗大白菜,还没下旨呢,胳膊肘就开始往外拐了?板着脸说道:“那小子不是个东西,这么久也不传消息回来,简直无法无天,看朕回头怎么收拾他。”

“父皇,他肯定是忙,没顾上,打仗多凶险,说不定这会儿还在冰天雪地的荒野行军,没口热的,也没个火,你担待点。”豫章赶紧劝说。

李二一听更郁闷了:“行啦,回去吧,朕这儿一堆事。”

“儿臣,儿臣……他,不会有事吧?”

“你不是说他这会儿在冰天雪地的荒野行军吗?”李二气乐了,看到豫章眼睛一红,满是担忧,于心不忍,笑道:“放心吧,这小子精着呢,只有他占别人便宜,没人能占他便宜,说不定这会儿已经打进辽东了。”

说到这儿,李二心中咯噔一下,目光落在地图上的辽东位置,心思活泛起来,已经这么久了,以秦怀道的性子没理由坐等,肯定有动作,如果真拿下辽东,哪怕拿下怀远,和营州一左一右,就彻底挡住高句丽南下的十万大军退路,只需要大军压上,吃掉这十万人也不错。

想到这儿,李二有些激动起来,看着豫章反问道:“豫章,以你对他的了解,你认为他现在在做干什么?”

“肯定是在帮父皇征讨乱臣贼子。”豫章肯定地说道,见李二并不满意这个回答,认真想了想,说道:“父皇,儿臣不懂军事,但清楚他是个有仇报仇,有人报恩的人,高句丽南下欺负咱们,他肯定打回去,没机会创造机会也会打回去,哪怕一点点机会,他就能放大,比如平抑粮价这件事,粮商抬价,他就低价,粮商抢购,他就以煤球换粮,继续低价,等大家都低价时,他就提议买进,将粮价稳住,所以,儿臣觉得他就是个没机会也能制造机会的人,肯定在盯着高句丽。”

“哈哈哈!”李二开心地大笑起来:“你确实不懂军事,但你懂那小子,说的不错,放心吧,那小子精着呢,肯定没事。”

“儿臣只是担心……”

豫章欲言又止,迎着李二慈爱的目光,心中一暖,如实说道:“儿臣担心秦家庄,怀道不在,秦家庄就没了主心骨,儿臣去东市采买兕子妹妹喜欢吃的糕点时,听说昨天有人砸了怀道的铺子,县衙接了案子拖着不管,还有谣传说……说他已经战死,还说他无能,只会纸上谈兵,毫无实战经验,连累几千大军命丧草原,朝廷要追查。”

“混账……”李二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不简单,恐怕是有人想趁机掀起风浪,在这个节骨眼上针对秦怀道,这是想干什么?其心可诛。

倏忽间,眼中闪过一抹冷芒,但很快匿去,恢复如常,李二摆摆手说道:“回去吧,朕来处理。”

“谢父皇!”豫章去了,心中轻松许多。

李二却再次盯上登州和莱州,轻声低语:“臭小子,朕不会让你后方起火,放心便是,朕再赌一把跟你的默契,希望别让朕失望。”

言毕,陡然大声喝道:“来人!”

王德匆匆进来。

“秘旨登州、莱州两地水师集结待命,收集大量船只待命,另外,传朕口谕,宣卫国公、英国公、卢国公和鄂国公觐见,再让人查一下谁在暗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