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6章 夸夸其谈(3 / 7)

加入书签

世纪初修建的老车站一点儿影子都不见了。

新的火车站显得还是很气派的,即使是夜里,在这里候车的人数并不少。

火车站门口有些嫌候车室里闷,蹲在台阶上抽烟的,对于大门进进出出的旅客并不在意。

这个时候进出的人也少了,更没有了白日的喧哗声,显得很是安静。

因为候车大厅的木制座椅上有些等车的旅客正在打盹。

有没抢到座椅的则是就着行李,找了墙边依靠着躺了,这并不稀奇。

火车出行在东北这片土地上算是很早很早就开始流行的出行方式了,人们对于候车室的众生相很习以为常,即使这个时候还有人从大门进来。

“人呢?”

李学武只带了三个人来这边,其中的一个还是自己的司机韩建昆。

一台吉普车只合适坐四个人,再多就不方便了,李学武也没打算兴师动众的对付一个高中生,即使他是一个十九岁的“孩子”。

在这边负责监视的调查部干部很快就发现了李学武等人的身影,借着打水的功夫跟李学武等人对接上了。

“还在站台的长椅上”

负责人指了指窗外站台上孤零零的身影,现在这个时候很少有列车停靠的,所以站台上的长椅现在只有一个低头的年轻人独自坐着。

李学武站在窗边盯着那道身影,这就是关东的儿子关海山了。

说真的,李学武很怀疑这个孩子对于关东的重要性,人疯狂起来其实很少有付海波那样儿女情长的,更多的是自私。

就像关东的保姆式情人,明明知道李学武他们抓到关东就是为了将她的情人送去法律制裁,但她为了自己,为了孩子,即使关东供养她,但还是选择了出卖。

当然了,如果在李学武这儿的官方说法并不能称为出卖,这叫大义灭亲,弃暗投明等等。

李学武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青年,善于帮助他人进行心理建设,用很多正面的词汇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找到供出他们所知线索的理由。

在面对一个将要被父亲抛弃和出卖的孩子,李学武会选择怎么做?

其实李学武现在也不敢说关东一定会来这里了,在看到关东妻子的那一刻,看到那后备厢的东西时,李学武就知道关东已经脱离了李学武给他预备的轨道。

这个人善于利用逆向思维进行反侦查,而且很有意识地在给自己的出逃在其他方向制造假象和乱象。

就在进站前,姬卫东和许宁那边传来了消息,钢城的很多目标已经察觉到了这次行动,有点儿乱套了。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向允年一直盯梢的很多目标不得不进行了提前抓捕行动。

这也给人数本就不算充裕的行动队带来了负担,尤其是这些行动人员刚刚到达钢城,几乎是下了车刚吃了一顿饭便开始了连夜紧张的工作。

李学武从跟着自己到来的特勤脸上的疲惫就能看得出,这些小伙子们的累。

不过没办法,这次的行动不能用本地人,更要打时间差,所以辛苦是在所难免的。

李学武已经给炼钢厂那边去了电话,抽调更多的人手过去帮忙。

当然了,李学武也为这次的行动做了微调,那就是,不算紧要的次级目标可以暂时放弃,但重要目标决不能放过。

就比如关东,李学武是真心不想放过的。

如果不是发现姬卫东搞砸了,他是万万不会露面的,可这不能都埋怨姬卫东。

李学武抱着胳膊,咬着嘴上干皮,这一夜的辛劳,也让他有点儿火大。

不过他现在的精神状态还好,眯着眼睛打量着站台上坐着的那青年的背影出神。

负责人本不想打扰李学武的,但看了看有些亮光出现的天际,只好提醒道:“李处,天要放亮了”。

“列车表有嘛?距离现在最早的车是几点?”

李学武收回看向窗外的目光,转头看了负责人一眼,随后点了点站台上那青年问道:“他买的是哪趟车?”

“列车时刻表有”

负责人从兜里掏出一张白纸,随后一边递给李学武,一边回答道:“最早的火车是早上五点,而他,则是买了从昨晚十一点到今天上午十一点所有火车的票”。

“呵”

李学武一边看着手里的列车表,一边轻笑道:“还真是大手笔,父子两个都够狡猾的”。

“李处,咱们的人已经化妆成了铁路维护工人,一直都有换班沿着铁轨检查的”。

“挺好的”

李学武点点头,对于这人的安排表示了认同,在看过手里的时刻表以后,收起来折叠了,递给了负责人。

“你们在这盯一会,我去会会他”

“李处”

负责人叫住了李学武,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是不是抓捕行动进行的不顺利,是不是目标跑了?”

“你倒不如直接问你们在这盯了半宿是不是做无用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