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8章 聚宝盆(2 / 5)

加入书签

,一方面,大家确实知道图书馆的价值。

另一方面,那个李文生,只看了一部书,竟就治了瘟疫。

他不过是区区秀才,如今……上达天听,想来不日朝廷就会有赏赐。

何况陛下和百官都已到过了这里,对这里赞不绝口。

于是,不只是南京城的读书人,便是附近的镇江等地,听到了风声的,也想来看一看,游一游。

经过这数月的修缮,这图书馆新建的几个主楼和副楼也已拔地而起,修葺一新。

不只如此,门前的青砖石路,也一路铺设到了码头,即便是下雨,也绝无沾泥的烦恼。

沿着道路,栽种了许多树木,还有专门的花圃,都是专门请了人来料理的,隔三差五的修剪。

每隔一段路,便有凉亭,或是一个假石,这等于将许多大户人家宅邸里的假山亭台,都给搬到了道路两旁。

来此的人,无一不咂舌,脸带吃惊。

不只如此,沿途还有一些铺面。

这些铺面,并不似其他地方那般的杂乱无章,好像特意规划好了的,卖的多是读书人的用品。

甚至还有专门兜售邸报的报亭。

一大清早,初阳出来不久。

便有专门的人员组织起来,开始对道路进行清理,无论是落叶还是其他的杂物,统统都绝不能出现在道路上,一尘不染。

今日下了一场微雨,细雨绵绵,飘然地落在大地,浸润着道旁的花草树木,空气也格外的清新起来。

不少读书人步入其中,不禁心旷神怡。

这绝对属于大手笔,天知道花了多少银子。

那些家缠万贯的读书人,只觉得这儿和自己的家一样,竟还可见不远处有池塘,池塘里有荷叶,此时尚没有到荷花绽放的时候,可隐约的,却似乎能嗅到丝丝荷香了。

池塘上有栈桥,可通过去,直抵湖心的一处亭台,供人歇息,此时已可见那儿有成群的人在亭台上观景了。

至于家境只能算是殷实的读书人来此,却又是另一番的景象,他们犹如进了大观园里的刘姥姥,只觉得哪里都新鲜,哪里都看不够。

最重要的是……这儿不要钱,完全开放。

如此大的一个园林,一文钱都不必出。

这在这个时代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

据闻这里还有几条通往栖霞的路,这栖霞山里,还有许多的景观,也都开了山道,建了栈桥,那里的风景更好。

“听闻花了十数万两银子。”

“啧啧……”

明代的园林,其实早就已经成熟,只是这只有极富的人才在自己的宅邸中置办。

可像这里这般,如此恢弘,舍得下本的,真真是无法想象。

亦失哈来到了栖霞,随即,便匆匆到了图书馆,却见这里果然到处都是人,大家不同口音,好在多是读书人,倒没有人高声喧哗,人们涌入图书馆,一个个振奋不已。

又有专门的道路旁的标识,引导人往新的建筑走,还挂了一个牌子:“今日明伦堂活动,甄选诗词十首。”

果然,大家看着牌子,纷纷往那明伦堂的建筑去。

这明伦堂是新建的,占地很大,可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

而此时,便见有人开始念出所选的诗来了。

念毕,随即这儿便开始张挂甄选出来的十首诗,不少读书人都摇头晃脑地去品鉴,有人道:“此诗对仗还算工整,可韵味差了一些,这一首也是……”

“是啊,这就是甄选出来的?”

“这是南京城的刘举人所作,此人我见过,没想到他的诗竟是选上了。”

大家发现,这里不但张贴诗词,而且还将诗词的作者也写上了。

这不免让人眼红耳热起来。

读书人要的是啥,不就是一个名声吗?除了做官,谁不想做个才子?

何况这甄选出来的诗词,质量只能说是中上。

“听说这是前些日子搜集的诗词,当时没多少人关注,想来投诗稿的人不多,因而选出来的诗词,既有佳作,也有一些平平。还听说,每个月选十篇诗词,若是入选,不但赠银,还会将这诗词,在这图书馆里张挂呢。且每年图书馆会编修诗册,要将这当年入选的诗词都收录进去。”

“是吗?”有人开始心动了。

若是自己的诗稿能入选,岂不扬名天下?

这一个月下来,多少人流啊,且还都是读书人!

何况将来出了诗册,这文名就可传播得更久和更远了。

做诗词,虽只是读书人娱乐手段,并不算正途,可架不住它能出名,甚至可能名垂青史,这吸引力,可就不小了。

不少人都滋生了莫大的兴趣,便开始搜肠刮肚起来。

“听说不只诗词,还有八股,每个月,这图书馆会出题,而后让人投稿,到时选出十篇佳作,也和诗词一样。那边……还有算术赛,每月一次,若是能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