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民国之燕燕 第442(2 / 3)

加入书签

写给一个小女孩的。

绅士说:“据说是我母亲的养女,一位来自中国的贵族少女,我的父亲曾在中国皇帝那里担任过官职,我母亲当时也在中国,可能是那时收养的女孩子吧。”

信里是那位可敬的夫人对这个小女孩的一些怀念和赠言,里面确实提到了一些东西,说这些东西全都应该归于这个小女孩所有。

绅士说:“现在我要带着我的家人搬走了,我想在我临走前,为这些东西找到它们的主人。”

这等于是一个无限期的任务,而且很可能永远也无法完成——除非贝塔里未来会去中国。但谁说得准呢?

贝塔里收了这位绅士二十英镑的保管费,并签订合同,约定会寻找这位女士并交还遗物。

这位绅士在把东西都送给贝塔里后就安心的带着家人坐上了轮船前往前世界。这些事从此就与他无关了。假如日后贝塔里再跟他联系,也仅仅只是通知他需要再交二十年的保管费,或是已经成功找到遗产继承人了。

贝塔里万万没想到这个好消息在五年后就来到了。

有曼彻斯特的乡下,有一个神父给另一个神父写信,询问一个教友的事,关于她的名字,以及她的父母,受洗神父等等,他说他的教区来了一位女士,据她所称,她是信仰天主教的,但她是个黄种人,还是中国人,神父虽然觉得她言之凿凿,很像真的,但他还是需要再确认一下这位女士不是个骗子。

很快这位神父就收到了回信,回信告知了他所需要知道的一切,并且有一位曾经在教堂见过这位女士的教友愿意赶来确认,所幸一切都圆满无缺,这位女士并不是一个骗子。

幸运的贝塔里因为给这位女士受洗的教堂写过一封信询问受洗的神父是否有这位女士的消息,所以这位记性颇好的神父也给贝塔里写了一封信,告知他在曼彻斯特可能就有他要找的人。

贝塔里在一年后才空出时间来,前往曼彻斯特,见到了他的委托人。为了表明身份,他还特意带来了神父的亲笔信。

茱丽轻声说:“那是我的受洗神父。”

祝玉燕已经听呆了。教堂做为一个社交场合,它的圈子真的出人意料的小。而且居然很管用。

茱丽站起来,牵着祝玉燕的手走到另一个房间。

这些东西从收到的那一刻起就放在这里,还没有拆开。

祝玉燕跟着她走进来,看着茱丽像是打开一个尘封多年的宝物盒那样。

她拉开窗帘,让阳光洒进来。

她把放在桌上的一卷长长的卷筒拿起来,解开上面的绳子,把里面的画倒出来。

原来那是放画的。

她把画展开,并不大,是两幅肖像画。

祝玉燕走过去看。

画收藏得还不错,颜色仍然很鲜明。

一幅是个小姑娘,一看就是茱丽。她看起来比较现在要小得多,神情带着一点胆怯。

她穿着层层叠叠的真丝裙子,缀满蕾丝,她的头发微卷,扎着两只蝴蝶结。

她站在椅子边,像一个大号的洋娃娃。可爱又漂亮。

茱丽:“这张是我五六岁的时候画的。夫人说这个时期的小姑娘都需要一幅肖像画用来交朋友,也可以留做纪念。”

另一张要大一些,茱丽在里面看起来要瘦了一点,她穿着一身更漂亮的长裙,站在树蓠旁,戴着一顶蕾丝帽子,手中握着一只小皮鞭。

茱丽:“这一张……是我回国前一年的夏天,我们去庄园度假,我拍了一张照片,夫人让画家替我画成肖像画,夫人说画像才能永久保存。她说像我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要开始结交一些更好一点的朋友了,我猜她指的是相亲。”

祝玉燕点点头,心里有一点点震惊,因为画像中的茱丽看起来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已经需要画相亲的肖像画了?

不过公爵夫人应该只是为了让茱丽开心,茱丽不是公爵的孩子,不会有人来向她求婚的,但如果茱丽的朋友们都有这样的画像,她没有,她可能就会察觉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公爵夫人是为了体贴她才安排画像的。

茱丽发现自己能想起来的越来越多了,她甚至都能想起得她穿着这一身衣服在拍完照后,带着狗和仆人,在草地上疯狂跑,摔跤、滚下山坡也疯狂大笑的样子。

她滚得一身都是草屑,连头发里都是,第二天起床后还能在枕头上发现草屑。

除了这两张肖像画,还有一些玩具。茱丽一个个拿起来,都给祝玉燕讲一讲这是什么,她还从里面找到好几个不是她的玩具,应该是城堡里其他孩子的,不知为什么都送过来了。

茱丽:“可能他们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谁的。”

祝玉燕:“城堡里有很多孩子吗?”

茱丽:“总有亲戚来来去去,常有人在城堡里住上几年或十几年,夫人从来不会赶走他们,她对他们都很好,对我也很好。”

祝玉燕点点头。

茱丽自己去打开了话匣子,她说:“当时公爵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