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民国之燕燕 第310(2 / 3)

加入书签

,那边赶紧就来报信。

苏纯钧得知这个消息,这几个月都摸不着地的心终于落下来了。

他面上和煦,敬铃木三郎:“我希望能永远保持与三郎的友谊。”

铃木三郎也希望保持与苏纯钧的友谊呀,他深沉的看着苏纯钧:“我已经证明了我的诚意。苏先生的诚意在哪里呢?”

苏纯钧笑着说:“我早就替三郎预留好了适合建工厂的地方,那里没有居民,附近的村庄也早就成空村了,三郎可以在那里建你的工厂,在城中招人,交通也是很方便的。”

铃木三郎这才熄了火,与苏纯钧两人共饮一杯酒后,一起离开了酒馆。

苏纯钧赶不及回家,而是立刻赶到了粮食仓库。他生怕这些粮食前脚入库,后脚就被人偷走。

怎么才能又快又好的把这批粮食发到百姓手中呢?

苏纯钧站在仓库前沉思良久,回家去寻苏太太。

苏纯钧:“你来发粮。别人我都信不过,你来把这批粮食发给百姓。”

祝玉燕听说有千吨粮食急待她去发放,立刻觉也不睡了,爬起来就拟广告辞,赶在第二天报纸发行前,大手笔的给全城所有的报纸都买了一份广告。

早晨,行人打着哈欠,睡眼迷蒙的走在街上,远远的听到报童在大声喊。

“好消息!好消息!慈善基金会用八十万善款购得一批美国玉米和美国土豆……”

苏太太的慈善基金会再次大放异彩。

二更

祝玉燕给粮食都罩上了一批美国的光环,仿佛套上了金钟罩,不惧日本人的枪炮弹药了。

得益于那一个天天塞衣服的捐衣箱子,虽然在报纸上被人骂,牵连得苏先生也挨骂,但黑红也是红,现今社会没有听过捐衣箱和苏太太的慈善基金会的人就太少了。

这一回借着美国玉米的东风,苏太太的慈善基金会更是红透了半边天。

连登三天美国玉米的广告后,紧接着就是苏太太的新招数。

苏先生再次扶着一张桌子给记者们拍照片,他露着八颗大白牙的照片在各大报纸上都留下了印迹。

这张桌子就是用来发放食物的。

苏太太再次请苏先生捉刀,写了一篇感人致深的文章。

大概意思是讲这个世界上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吃不饱饭,想到这个就让人夜不能寐。但在这座城市里,每天都有浪费了的食物,她希望所有人都能将家中不吃的食物放在这张桌子上,让需要的人自行取用。

通篇没有提那八十万买来的美国玉米在哪里。

报纸一看,以为又是一场做秀,一场惊天大骗局!兴奋的笔杆子都在发抖,天天在报纸上议论这个美国玉米,让城里的乞丐都听说了美国玉米的故事。

一共吵了十天,连政府门前和祝家楼前都围满记者后,祝玉燕才出来说美国玉米刚刚到码头,已经运抵仓库,但关于定价的问题他们正在商量,虽然是由善款买来的,但善款是一次性的,人的肚子不是一次性的,不是说吃完这一次的美国玉米以后都不必吃了,所以这些美国玉米誓必不能白白发给大家食用,会收取一点点费用来继续充盈基金会的账户,请大家再耐心等待几日。

苏太太的这番话见诸报端,报纸更加疯狂,都以为这必是推托之辞!美国玉米什么的肯定是没有的,必定是谎言。

有手眼通天的记者查到码头近日根本没有什么美国船靠岸,他们采访了水手,水手嘲笑他们说美国老板们哪会管中国穷人吃没吃饭,他们有玉米就是烂在地里也不会给中国人吃。

报纸上群魔乱舞,将美国玉米给炒得人尽皆知。

可百姓们不管这些,他们都盼着是真有美国玉米。他们提着粮袋去粮店,可粮店说并没有什么美国玉米啊。

粮店自有屯粮,卖的都是天价。老百姓都买不起。粮店嘲笑说既然是慈善玉米,那自然去找慈善人拿,粮店可不是搞慈善的。

街面上燥动起来。

苏纯钧知道祝玉燕这是在炒作美国玉米的概念,为的就是要人人都知道慈善基金会在发粮食。这是一场由报社发动的盛大的反向宣传活动。

但他却很担心祝玉燕的安全,怕她被燥动的人群给误伤了,要她出入都坐汽车,还把陈司机留给她用。

祝玉燕等到这锅水都快烧干了,才出来说已经做好准备了,就在捐衣箱那里,每人限量购买,一袋一块钱。

硕大的字体写清了时间与地点,广告又是全城刷屏。

报社为了揭穿慈善基金会的真面目已经炒作了半个月,不必他们再跟着敲鼓,百姓们就都知道了。

一块钱一袋?

真的假的?

现在这钱已经非常不值钱了。

苏纯钧的印钞机开了一个月,街上的钞票立刻贬值了十倍,以前一块钱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十块钱都买不到了。

当日,各路报社记者云集,将捐衣箱这里围得里外三层。

祝玉燕下车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