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双职工养娃日常 第22(1 / 3)

加入书签

林十号大咧咧跟他握了下手,把烟吐出去,“局长已经通知到我这边了,说你们要过来查人口拐卖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办案风格,岑柏摸不准他性子,试探性问道:“我把相关的资料都带来了,跟你的人开个会讨论下怎么开始?”

林十号表情略有些意外,“岑处长处事很干脆啊。”

“那你以为我们这一帮人为什么跑这一趟呢?常华市两例、广阳市五例、盘田市三例、居林市两例……一共28例拐卖案。”

岑柏脸上表情也淡了,知道这人怕是给他下马威呢,拎出一个椅子坐下,双手握拳,语气很冷:“难道我们是来跟你玩的吗?”

林十号哼了声,“坐。”

“我去喊队员过来。”

岑柏安排自己人也坐下,“都坐吧。”

徐志虎坐到他旁边,目睹刚才两个处长的交锋,感觉这趟肯定不会太顺利:“这人到底想不想配合我们办案啊?”

岑柏也头疼,毕竟这是人家的地盘。

林十号很快带着五个队员进来了,哗啦啦一张张椅子被拉开,一张大长桌顿时坐满了人。

林十号站了起来,向大家介绍:“介绍下,这是来自洪江市公安局的岑柏岑处长。”

五人面面相觑,稀稀落落鼓起了掌。

“都没吃饭吗?!”

林十号很不满他们这态度,猛地拍了下桌子,直接吼:“手没劲啊!给我鼓大点声!”

这一声把岑柏耳朵都差点震聋,他手劲很大,一掌拍下来桌子都在抖,常华治保处的五人条件反射般齐齐鼓起了掌,直把手拍得哐哐作响,徐志虎等人哪见过这阵仗,紧张地咽了下口水,不敢说话。

这人多半脑子有点病。

岑柏等鼓掌声平息后站了起来,“大家好,我是岑柏,初次见面,整理下称呼,以后你们跟我的兄弟们一样喊我岑哥就行,我们这趟过来呢,是为了两桩人口拐卖案而来,希望在此期间,我们能好好合作,共同处理好这两桩案子。”

林十号听完若有所思,问他:“我51年生人,你呢?”

岑柏:“我52年生。”

“好,那称号整理完毕。”

林十号笑了,“你喊我林哥就行。”

“喊你林处。”

这一声哥喊出去,他这边主动权就没了,岑柏才没那么傻,赶紧推进案子进程:“那我们就开始讨论这两例案情?”

他慢慢翻开自己拿来的资料,“第一件发生在68年3月,五岁的许天佑在洪江市淮信区的百货店门口失踪,据余洪涛交代,他把人卖给了常华市一户家里有很多大酒坛的。”

“第二件发生在73年8月,两岁的谢沛在位于洪江市玉宁街道的家门口玩耍,被余洪涛跟杜红拐走,据杜红交代,她把人卖给了常华市下慈吉县一户姓赵的。”

第一件因为时间久远,余洪涛已经想不起来姓什么了,只描述了那家院子里有很多大酒坛,第二件因为时间还没过去太久,杜红还能记起来,给的线索很直接。

主要研究的是第一件。

林十号算了下,“第一件68年被拐,到现在已经13岁了啊,那我们查1963年出生的孩子不就行了?”

“真正上户口的时候可能会把年龄登记大几岁或者小几岁。”

岑柏轻声提醒:“只看1963年的不准。”

林十号没接话了。

岑柏其实对酒坛子这个点一直比较在意,在洪江市没见过有人在自家用大酒坛酿酒的,初次见肯定会很吃惊,也难怪余洪涛也一直记着这个细节,他问林十号:“你们这在自家院子里酿酒的人家很常见吗?是家家户户都会吗?”

“多少都会一点。”

林十号诚实回答,“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了,谁家每年不酿一两坛子都说不过去。”

岑柏又看向常华治保处的其他队员,又问了一遍:“你们家里也都会酿酒吗?”

“会。”

五人都点了点头。

家家户户都有,这就难办了啊,讨论一时陷入僵局,岑柏不怎么喝酒,有些不理解,“普通家酿基本都是一两坛子吧,这年头粮食这么珍贵,能酿三坛都是少数吧?”

对啊!

1955年后粮食都是凭票供应,每户人家口粮有限,饭都不吃饱的时候,根本不会拿太多粮食出来酿酒,68年如果一个人家里有很多酒坛,要不这家非常有钱能跟别人换很多粮票来酿酒,要不就是一伙人集中在一个地方酿酒。

无论是哪一种,都很容易锁定人群。

林十号显然也想到了什么,激动地拍桌而起:“我知道了!在阳东!肯定在那!”

“阳东镇那个地方的人,非常喜欢入春后聚在一起分工酿酒!”

作者有话说:

凑一起写了个肥章~忘记11号上夹子了,当时没想到上一章会有这么多宝贝留评,这会儿后台一看已经30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