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八章长干行(3 / 3)

加入书签

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太监。”

“后来他讨得九千岁李诚明的喜欢,拜为祖宗爷爷,李诚明也认他做干孙子,宫人都敬他为小李公公。我想着他有了高枝儿,往后便是贵贱不相会了。那年我十三岁,快到了选用分宫的时候,他给我求了门路,我才离开掖庭,去了尚功局学针黹。”

榻上女子背过身歇息,不言不语,仿佛呼吸也寂然无声,渔歌不知她可听着,想一想仍是说道:“他待我很好……”

“丁亥年入夏,他犯了事,说是传话出了错,乱棍打死了。宫人赐死都是拉去乱葬岗一埋,无碑无墓,必是孤魂野鬼,来世也不得好人家。我想给他办身后事,到底该有个碑,管事的公公要十两银子。我才做了司制司的女史,月例不过一吊钱,这十两得攒到明年。”

“我求他宽限,他被我闹得厌烦,让我拿八两银子。我又是借钱,又是没日没夜地做活,好歹凑足银子,去时却晚了。那公公说天气热,尸身放不得久,几日前已拉去乱葬岗,问我可有旧日的物件,衣冠冢也是心意。”

“他送过一对水头极好的芙蓉种镯子,我拿了来,还有旧日给他做的鞋袜扇袋,添上那八两银子,置了个衣冠冢。我以为我也算对得起他,后来瞧见一个御前行走的姑姑,她有一对芙蓉细镯,和我曾有的分毫不差,她说花了不少银子,是那公公从宫外找来的稀罕物。”

“我也是那时才知道,他收了钱收了物,钱使了,物卖了,衣冠冢只是糊弄我的话。之后很多年我都想着一样事,是不是我没有银子,才耽误他不得好活也不得好死,是不是我有多一些钱,他早已投胎去了好人家,一生顺风顺水,和和美美。”

“那对镯子,他说是送我的嫁妆。我问他何时找个嫂子,他说我成心笑话他,明知他这辈子不能娶妻的,我说我也一辈子不嫁人。”渔歌道,“嫁什么人呢?我在这宫里一晃就是二三十年。”

“我这辈子也只会伺候主子了。”

南婉青翻回身来,埋怨道:“我才有的困劲儿,你一阵唠叨,全给叨没了。”

渔歌笑道:“那便是好事,不枉我费了一番唇舌。”

“你若闲得发慌,去烧一盅甜笋金雀汤来,”南婉青道,“晚膳吃得少,这会儿竟饿了。”

渔歌颔首答是,起身去了后院膳房。南婉青半卧美人榻,眼见橙黄倩影渐行渐远,一手抚上滚圆的孕腹。

——我这辈子也只会伺候主子。

许多年前还在南家的日子,她一日接一日早出晚归侍奉主母,偶尔举头,只看见碧瓦雕粱层层圈绕的天,人世像一个四四方方的笼子,有时暗一些,有时亮一些。

她想着出了这破地方,外头应当有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后来嫁去宋家,戚族妯娌绵里藏针,笑里藏刀,成日动辄得咎,她偶尔举头再看,还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笼子,只是碧瓦更为显赫,雕粱更为繁复。

她想着良家女子受困宅院,外头那些弃纲常教化不顾的风月女子,应当更为自在,她的母亲便是个好例子,极有先见之明地抛下了累赘,归去逍遥天地。后来探访花街柳巷,风月女子或倚门卖笑,或登船卖唱,她们被塞进一顶顶小轿子,传菜一般送上达官显宦的筵席,是席间最为可口诱人的佳肴。

她们没有更为广阔的天地,只有更为繁多的牢笼。

因而随随言说修炼平缓之时,她当即选定大兴宫的楚王。如果人世只是一个又一个牢笼,那她就要最富丽堂皇的一个。

“你娘亲这辈子……”手心轻抚高高隆起的肚子,九月多的小肉团,拳脚愈发淘气,南婉青呢喃自语,似是嘲弄似是哀叹,“也只会做个宠妃了。”

——————————

注:

[1]《西厢记》:见本文第四十八章。

《铡美案》:见本文第七十六章“陈世美”注释。

《琵琶记》:元末戏曲作家高明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书生蔡伯喈新婚两月,进京赴试得中状元,牛丞相要招他为婿,他再三推辞未被应允,却因天子赐婚被迫重婚牛府。此时他的家乡连遭荒旱,家庭生活只靠妻子赵五娘支撑,蔡父蔡母在天灾人祸中相继死去,赵五娘埋葬了公婆,身背琵琶弹唱乞讨,进京寻夫。在牛氏的帮助下,赵五娘得与蔡伯喈重聚,于是一夫二妇归家守墓三年。

[2]石之美者为玫:出自汉许慎《说文解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