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1 / 2)
乾元帝晚年时,前朝余孽围攻猎山,乾元帝本人没事,子孙却伤亡惨重,其中包括乾元帝属意的继承人。
当时乾元帝只剩下两名可以继承皇位的皇子。
建兴帝居长且已经封王,为人中庸、安于平凡。
十二皇子居幼,天资聪慧,未来不可限量。
乾元帝犹豫良久,宁愿冒主少国疑的风险,也要选择十二皇子。
他弥留之际,为十二皇子选择四位辅政大臣,又托安国长公主护持十二皇子。
可惜乾元帝犹豫的时间太久,下定决心后,留在人世的时间又太短,朝中已经形成分别拥护建兴帝和十二皇子的党派。
建兴帝本人对十二皇子登基没有意见,十二皇子登基后,他就在府内闭门不出,安心与诗书为伴。
十二皇子也没有因为乾元帝的犹豫与王兄生出嫌隙,反而对性子温和敦厚的王兄很有好感,甚至有幼弟对长兄的依赖。
纪新雪觉得他的脑子有点不够用。
他能确定,苏娴告诉他虞朝历代帝王的时候,只有武宁帝、乾元帝、建兴帝和焱光帝,从未出现过少年皇帝,但在嘉王口中,乾元帝的十二皇子分明是在乾元帝驾崩后正式登基了。
嘉王看透纪新雪的困惑,抬手想揉在纪新雪头上,却在即将触碰到纪新雪头顶的时候临时改变方向,落在纪新雪的肩膀上,意味深长道,史书都是人在记载,有些偏差也是正常。
十二皇子登基后,与王兄的关系并没有发生改变,当初分别拥立十二皇子和建兴帝的人却势如水火。
察觉到十二皇子对仅存的皇兄颇为看重,自诩早就与建兴帝结仇的朝臣们更加疯狂,将打压异己的火烧到建兴帝的头上。
年幼的十二皇子刚登上皇位,就被曾经全心全意拥立他的朝臣们算计,就连他十分信任的辅政大臣,也站在他的对立面,坚持要十二皇子按律处理建兴帝,将建兴帝贬为庶人,流放到边疆。
最后是安国长公主出面周旋,直言猎山之变后,宗室枝叶凋零,绝不能再少建兴帝和建兴帝的儿女们,让十二皇子为建兴帝选个颇为苦寒的封地,将建兴帝全家打发出长安。
纪新雪恍然,怪不得建兴帝对皇姑多有优待,原来是有救命之恩。
然后呢?曾祖父是如何回到长安?
嘉王的讲述中,建兴帝是性格温吞且不喜与人争斗的人,都已经被扣上严重的罪名打发去封地,如何才能绝地反杀,回到长安继承皇位?
急什么?嘉王嘴上说着让纪新雪别催,却没有吊人胃口的爱好,他告诉纪新雪,祖父去封地后的第三个月,十二皇子驾崩了。
嗯?纪新雪心中冒两个字。
躺赢
真是让人想象不到又十分合理的答案。
十二皇子的驾崩没什么阴谋诡计。
他原本是备受宠爱又没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小皇子,突然面对极大的变故,失去能为他遮风挡雨的兄姐,顶天立地的父亲也因为变故垮了身体,短短几日就离开人世。
乾元帝驾崩前,越过更年长的建兴帝,将皇位传给十二皇子。对于十二皇子来说,不仅是乾元帝的看重和信任,也是前所未有的压力。
偏偏十二皇子过于年幼,许多道理都没办法想明白,经历不得不将建兴帝撵出长安的事后,十二皇子对皇帝有了全新的理解。
长久积郁在心,让十二皇子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健康,只是一场普通的风寒,十二皇子就再也没从床上爬起来。
好在乾元帝请安国公主看护十二皇子的时候,给安国公主留下足够的底牌,皇位才没落到其他人手上。
安国公主以雷霆手段掌控长安,命金吾卫去封地迎回建兴帝继承皇位。
短暂的主少国疑养大了朝臣的心,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英明强悍的乾元帝已经驾崩,无论是还没来得及长成的十二皇子,还是从一开始就不是皇帝人选的建兴帝,都没办法以和乾元帝相同的力度掌控朝堂。
建兴帝继承皇位后,境遇没比年少的十二皇子好多少,不得不在又一轮的派系争斗下与朝臣们妥协,改封十二皇子为元王,以亲王礼下葬十二皇子。
建兴帝登基的往事讲完,纪新雪眼巴巴的望着嘉王,小声道,那祖父呢?他是如何继承皇位?
真的像传闻中的那样,用非同寻常的手段登基?
嘉王昂头看向头上的房梁,许久都没有说话。
就在纪新雪以为嘉王不愿意说关于焱光帝的事,想随便说句话打破寂静的时候,嘉王忽然开口,你祖父是嫡次子,他的长兄很得你高祖父的喜爱,猎山之变时,他的长兄遇刺身亡。从那之后,他就是嫡长子。
纪新雪眼中闪过狐疑。
因为是嫡长子,所以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
他不信。
嘉王低头时,刚好看到纪新雪仇大苦深的表情,忽然有了继续说下去的心情。
焱光帝是建兴帝的嫡次子,建兴帝登基后,他就是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