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别问问就是知识使人淡泊(1 / 1)

加入书签

公元2888年,大郁999年,从封建集权,到君主立宪,郁氏皇朝历经风雨,却始终屹立不倒,经久不衰,像一条巨龙一样,盘桓在地球上耀武扬威。

无数专家学者前赴后继,恨不得用显微镜研究历朝历代每一任君王,每一项政事,每一位臣民。

所有人都在好奇,郁氏到底是凭什么,称霸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千年之久。

有人觉得,是因为皇室子弟基因优秀。

历任君王,多是外貌、智力、武力、心性无一不出众的人中龙凤,参见被女性奉为楷模的喻君皇后,以及带领大郁开创盛世的长欢大帝。

少数几个不太显眼的,也绝非昏庸无能之辈。

有人觉得,是因为皇室成员寿命悠长。

在古代七十古来稀的情况下,他们却大多八十起步,有那注意养生的,活成上百岁的人瑞都不稀奇。

试想一下,一个皇朝,若太上皇,甚至太太上皇都老当益壮,老而弥坚,那还有什么世家积弊、功高盖主、奸佞惑主,或者君王暴政昏庸的情况能舞得起来?

据说,诚康皇帝不过是想给自己贪赃枉法的小舅子从宽处理,就被他亲爹挥着鞭子从江南跑回来好一顿抽。

还有人觉得,是因为郁氏善于自省,在体恤百姓的前提下,他们一直在不断健全制度。

目前的君主立宪制,就是一场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变革。

众说纷纭之下,有好事者还开了一个投票,当然,投票也没能投出个所以然来,最后毫无意外又是一场口水仗。

其实,若让郁氏本族的人来答,他们只想说——

优秀,只因为作业太多,老师太严!

不知道从哪一代起,严格的教育,繁重的作业,就成了皇子龙孙们的标配。

快乐教育是不存在的。

每当皇子们哭诉,他们亲爹就会领着他们旁观他处理政事,用那一摞一摞的,永远也批不完的奏章,身体力行的告诉他们,什么叫能力越大,地位越高,责任就越重。

这么教育的结果就是,很多皇子直接被吓退了,别说兄弟阋墙、争权夺利,一提到皇位,那一个个的,跑得比兔子还快,一点边儿都不想沾的。

别问,问就是知识使人淡泊。

首届魔鬼教育受害者小宝,恨就恨在当初没能有个兄弟,毫无逃避空间,只能把一腔愤懑,转移到自己的子子孙孙身上,极力督促他们跟自己一样成为国之栋梁!

因为这套源远流长的教育方式,喻君皇后和长欢大帝这祖孙俩,在郁氏内部的名声,可谓是令人闻风丧胆,又敬又畏。

可在国民之中,这两人却是独占鳌头,名垂千古。

尤其是郁欢,他的长欢殿内,终年香火不断,人气鼎盛。

孩子百日,学子高考,新人嫁娶,甚至病痛灾厄,大家都要来拜一拜,俨然是漫天神佛都比不过的信仰。

这日,一剧组来长欢殿取景,拍的便是郁欢的传记。

负责饰演郁欢幼年期的小演员上过香后,突然指着长欢大帝右侧唯一一座雕像,问身边大人,“这是谁啊,是大帝的侍卫吗?”

随组的历史教授摸着孩子的头,感慨道:“这可不是侍卫,这是顾寒大将军,是为我大郁国开疆辟土,镇国杀敌,扬威世界的大英雄。”

小演员眼睛一亮,敬佩地盯着雕像手上握着的青铜剑,正要说什么,就听一年轻姑娘笑嘻嘻地说:“说是侍卫也没错啦,顾寒将军写给大帝的那几大箱子情信里边,就经常说——愿以此生相守,为一侍卫足矣。专属贴身侍卫嘛~~~”

这姑娘演的是郁欢的堂姐嘉敏公主,实际上却是帝王&将军的骨灰级CP粉,能把博物馆展示的二人书信倒背如流的那种。

老教授皱眉,不甚赞同地纠正道:“那是君臣相得的知己之情,哪里是什么情信。古人写信着书,用词真切一些不足为奇,且那时的词意,跟我们现在也有很大不同。例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人家原本描写的可是战士之情。顾寒将军战功彪炳,用小情小爱来束缚他,未免不够尊重……”

教授一打开话匣子,一腔育人热忱就收不住了,一番深入浅出的分析,直把围在身边听的人说得热泪盈眶,羞惭自省。

那姑娘也被说得动摇了,不过还是垂死挣扎地提出了新论据,“可是这两人都终身未婚,大帝只有一独子,大将军则连个后都没有,那可是古代啊,这要怎么解释?”

老教授目光幽远,声音沧桑,“据说大帝曾经放言,说他就算要娶,也只会娶像喻君皇后那样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可就算现在,又有哪个敢说自己能比得上喻君皇后?”

“至于顾寒将军嘛,一生戎马,应该是伤着了……”

嗑CP的姑娘:“???”

顾寒:???

我不是!我没有!!我警告你不要乱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