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堂堂太孙来监军为什么这人过得好像是来度假(1 / 2)

加入书签

刺杀的人派了一波又一波,却每一波都杳无音信。

头两次,郁璋还能安慰自己,郁欢身边高手如云,刺杀失败也不奇怪。

毕竟枪支研究成功还没多久,而且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技术,性能也极其不稳定。

但接连三五次,都没有一个人跑回来报信……

郁璋越想越不安,恰在此时,皇宫传来诏令,与诏令一同前来的,还有一队全副武装的禁卫军。

王府门前这般架势,门口远远地围了一圈看热闹的百姓,众人指指点点的,很难不联想到正在边关劳军的太孙殿下。

景王惴惴不安地走出王府,听到百姓的窃窃私语,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未来的帝王,势必不能有一名为人诟病的父亲,只要他不认罪,谁也不能发落他。

郁璋走出来,与他同上一辆马车。

马车徐徐接近皇宫,路过一个拐角时,郁璋突然掀起车帘,往外看了一眼,不经意间,他的手拂过腰间玉佩。

人群中有人迅速离去,禁卫军首领警觉地呵斥道:“不许向外张望!”

郁璋瞥了那首领一眼,景王连忙把他拉回来,小声规劝道:“璋儿,那首领是镇国公家的嫡长孙,也是母后的曾外甥,多年来一直在外征战,今年才低调回京,不是一般人。”

郁璋深吸口气,目光直直地盯着那枚玉佩,沉默不言。

却听景王继续道:“璋儿,为父早就劝过你,莫要肖想自己不该想的东西。欢儿是你亲兄长,又性子和善,你如何忍心对他下手?”

听到自己父亲吃错了药一般的发言,郁璋猛然抬头,不敢置信地瞪向他。

景王微微一笑,拍拍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要是咱们父子俩都因为这件事栽了,你母妃也不知该多伤心。虽然临行前,为父已经吩咐过管家,让他好好照看王妃,可她身子柔弱……”

郁璋盯着人,反反复复地打量,仿佛是第一次认识自己这位父亲。

长久的沉默后,他突然笑出了声,“父王,儿臣受教了。”

说完,他兀自闭上了眼,随着马车一路摇晃,直到驶进宫门,才缓缓睁开。

临下车前,没有得到明确答复的景王还不死心,“璋儿……”

“杀手都是我派去的,火枪是我一人监制的,军队,也是我一人蓄养的。是我嫉妒郁欢,想要取而代之。”望着辉煌的皇宫,郁璋漠然道,“父王,如此,您可满意?”

他不是铁石心肠,原主的亲身母亲不是什么好人,对自己这个儿子,却属实是掏心掏肺,就连他出了天花,也不离不弃地守着他,每日眼睛都是哭肿的,事必躬亲。

倒是这位父亲,一朝事变,往日的偏爱便尽皆成了过眼云烟,仿佛他的感情是机器控制的,收放自如,令人好不羡慕。

他往日仗着这份父爱,在郁欢面前的得意和炫耀,倒是像个笑话。

看着书房内震怒地质问他,怎么敢谋害自己兄长的两位老人,他恍然惊觉,这才是偏爱啊……

他伏地而拜,什么也没解释,只高声道:“孙儿利欲熏心,鬼迷心窍,一时被嫉妒蛊惑,犯下滔天之错,孙儿不求其他,只求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皇帝沉沉地望着他,“谋害储君,私养军队,私造武器,偷采铁矿,每一样,都是抄家灭族之祸。你告诉朕,该怎么给你机会?”

他每说一句,跪着的两人心就更沉一分,说到最后,景王已冷汗涔涔,像从水里捞出的一般,只敢支支吾吾地否认:“不是儿臣,这都是郁璋擅作主张,父皇……父皇明查啊!”

皇后失望地看了眼这个儿子,扶着额头,闭目不言。

郁璋虽也慌,比他却要镇定许多,“皇祖父,孙儿愿把火器的制作方法,拱手献上。另外,军队、铁矿,乃至孙儿名下的所有财产,包括那些日进斗金的店铺,尽归国库,孙儿绝无二言。”

“这些东西,就算你不献,你以为你又能守得住吗?”皇后不怒自威地道。

郁璋沉默一瞬,突然抬头,眼眶泛红地看向两位老人。

“皇祖父,皇祖母,孙儿从小就有一个疑问,明明都是你们的亲孙子,缘何我们其他人,跟大哥却是天壤之别。大哥什么都不用做,便什么都有,而我们,无论如何讨好,都得不到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凭什么你们都喜欢他,凭什么他就是储君?孙儿百思不得其解,我就想知道,若大哥没了,你们会不会看到我!”

他的眼睛越来越红,情绪越说越激动,呼呼喘着气,到最后,俨然有些魔怔了。

皇后却只是掀了掀眼皮,百无聊赖地说:

“收起你的把戏,欢儿可从来没有问过,为何他的父亲如此偏心这种话。教导储君,和对待孙子,怎能一概而论。把自己的野心,归咎于世事不公,把缘由往我跟你皇祖父头上栽,你倒是很有勇气。不过你从小就爱玩这种小心思,一举一动都带着目的,你以为,别人看不透吗?”

郁璋攥紧拳头,感觉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