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 回信、谋反、循序渐进(1 / 2)

加入书签

萧振最近心情极好。

一直等待的契机已经到来,叛逆期的女儿在大病之后也回到了正轨,所有的事情都在按着他的计划有序进行。

萧璃加冠需要的物件已经集齐了,其中大多他早有准备,场地也已布置一新,送出的请帖这些天陆陆续续收到回音,可谓万事俱备,只等定下的日子到来。

“璃儿,你外祖家这次大概没法赶过来了。”萧振遗憾地叹了口气,将手中拆开的信件递给萧璃,萧璃顺势接过。

“没想到正好碰上洛京动乱,大将军谋反,你外祖与两个舅舅如今身居要职,确实不方便在这个敏感的时候离京。”担心萧璃不理解,萧振帮衬着解释了一句。

“谋反?居然这么严重,外祖舅舅他们不会受到牵连吧?”萧璃接过信却并未先行展开细观,而是直接看向萧振。

尽管偷偷恶补了苍陆常识,但她能知道的只有浮于纸面的信息,那些暗中的牵扯与关联却似懂非懂,而这些都不是光凭她揣度就能够弄清楚的,只能慢慢探究了。

苍陆幅员辽阔,出云城以外,便是雄踞中原的大王朝,国号为『越』。大越周围还分布着不少小国家,倚山川、化地势,据险而守、互通结盟,才堪堪保住寸土。而大越对内斥其蛮夷之地,不服王化,以为一旦大军压境,诸獠必定望风而降,只是天子仁德,不愿劳师远征罢了。

出云城却有不同,于大越而言,这座坐落于东海之滨的城池既非藩属,亦非敌境,勉强可算的上是兄弟之邦。作为三圣之一、初代出云君应泽的道场所在,出云城历来地位超然,尽管游离在疆域之外,却一直被中原朝廷礼待。

自应泽圣君在东海建城以来,出云城历任城主皆是应氏后人,继承先圣『出云君』之名,直至四百年前应氏血脉断绝。由于应氏在出云城过于尊崇,后来代掌出云城的卫氏不敢窃居『出云君』尊名,只以『出云守』受封,此后遂成定制。而『出云君』这一称谓也与中原的前朝一起,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中,除了史官寥寥几笔,再无人提及。

卫氏与中原素来亲近,『出云守』依大越礼制下天子一等,位高王侯,加九锡,冕十二旒,乘金车,驾六马,地位非凡。不过历任出云守鲜少离开出云城,所以这样豪华的场面并不多见。

出云守之下,便是名义上统领出云城军务的『出云尉』,第一任出云尉正是萧家先祖,不过传到如今,具体还剩下几分权力就不得而知了。话虽如此,萧璃加冠之后,作为萧家少主,板上钉钉的预备役出云尉,去到大越以后想必也能混到个群主少侯的排场。这就说远了。

言归正传,大越建国至今四百余年,早过了鼎盛时期,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依旧酷烈,威压四方,震慑不臣。大将军谋反兹事体大,远方的洛京城内怕是早就掀起一片腥风血雨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阵风波必然会以洛京为中心向外扩散,说不定连出云城都会逐渐受到影响。起码眼下,在萧璃加冠这件事上,这份影响已经开始显露了。

萧璃外祖一家此时正待在在风暴的最中心,以萧璃关于谋反案的粗浅认知,她就只记住了诛九族,那必然是宁可错杀,不会放过,所以她直觉怀疑是不是他们被牵连进去了。

“那倒不会。”萧振伸出手覆在萧璃的手上,安抚道,“信中造反的大将军曾经是圣太子舅舅尉迟将军的旧部,而你外祖刘家却是皇帝亲信,双方没什么牵扯。大将军倒了,说不定你外祖他们反而还会因此得利。”

“圣太子?”萧璃对萧振话中的区别对待有些疑惑,就感觉他对太子的称呼甚至比对皇帝还要尊敬些。

萧振却不知萧璃是这层意思,以为她是疑惑现在太子的处境,“皇帝有分寸,太子倒没受到多少牵连,毕竟储位不能轻易废立,只是突然被断一臂,太子那边势力大伤是免不了的。”

实际上龙椅上那位陛下就算想把太子牵连进来,也未必能一举废了太子之位,须知底下群臣也不都是瞎的,毕竟那是与三圣一样,衔玉而生、天生圣明的圣太子,众臣归附、民心所向,生来便是要为王称帝的。而看皇帝一连串的动作手段,以及他对大将军府赶尽杀绝的态度,很难说他还心存舐犊之情,不忍将太子卷入其中。更有甚者,说不定此番变故根本就是他有意设局,敲山震虎、做给太子看的,要不怎么动如雷霆,大将军府毫无反手之力,一下子就被端了呢?

最是无情帝王家。老王迟暮,少王正盛,宋家皇帝这是怕了。

这些腌臜的事现在却不用说给璃儿听,免得污了她的耳。萧振看了眼正在低头认真看信的萧璃,内心柔软且坚定,他可绝对不会这样对待璃儿,他的女儿注定继承他的志向和事业,走的更高更远。而他培养出这样一个优秀的继承人,日后九泉之下也可以无愧于列祖列宗了。

萧璃这时候却没有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信上,她感受到萧振覆上她手背之后就一直没有挪开的苍劲大手,一边在心里默默地掐算时间,一边用余光偷偷关注萧振的反应。

这么久还没有意识到不对劲,看来可以进行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