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五十五章 怀死名之义以沽名钓誉(3 / 3)

加入书签

所以康国的康定节和大明的天明节是同一天。

康国公王相公到底是不是大明的墩台远侯夜不收?

康国上下保持了不谈就不会触雷的默契。

没有人提及康国公是大明的康国公,王复是大明臣子,这是涉及国本的问题。

康国的国本级问题一共有三个。

第一个也先、阿失台吉的地位,虽然也先仍然为王,阿失台吉仍然为太子,但是他们的话管用,还是康国公王复的话管用?

显而易见,康国公王复说话更管用。

那康王呢?

康王在兰宫寝殿。

第二个就是王相公王复是不是大明的墩台远侯,这一件事在大明皇帝册封了康国公之后,已经有了标准答案,但默契是谁都不提,则不用讨论定性,就不会动摇国本。

第三个,则是康国继承人的位置,瓦剌诸部台吉、突厥诸部特勤、乌兹别克诸部鄂托克们一致认为王相公和阿史那仪的儿子王永贞,才是康国实际的太子。

阿史那仪已经不再像前两年躲躲藏藏,而是走到哪里,都能碰到匍匐在地上恭敬行礼的人,王永贞这个一岁的娃娃,尚在襁褓里,已经开始接受康国人的跪拜。

“夫君,你时常注视着东方,是在思乡吗?”阿史那仪注意到他夫君的一个小特点,在发呆的时候,夫君的目光始终看向了东方。

王复喃喃的说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阿史那仪虽然会说汉话,但是并不那么精通汉学,撒马尔罕,要比燕然山要远的多。

燕然山在瓦剌西进前的老巢和林。

------题外话------

求月票,嗷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