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1章 开诚(为盟主“八一路古天乐”加更(2 / 4)

加入书签

地位。

“大帅恕我冒昧。”贾厚无奈,只好挽起袖子,指了指挂在帐中的地图,问道:“可否容我为大帅介绍关中形势?”

“可。”

“此地是凤翔府,有驻防兵力三千余人,姐夫引兵归后,犹有五千人,府城位于渭河以北,四野开阔;此地是郇州,为防斜谷关的宋军,布兵两千人……”

贾厚侃侃而谈,先沿着渭河往东指过,又沿着泾河向北,再沿着黄河说东面防务,最后圈了圈商州、潼关一带,说了一个个城池、关隘的兵力。

“反观大帅,如今不过是在关中最西面占了一个据点,兵力如何面对整个关中?”

李瑕反问道:“你还真能将关中兵力如实报给我不成?夸大其词而已。”

“但可以确定,若无刘家,大帅不可能占据关中。”

“我已有数万战俘,不需太久,即可练出数万大军。”

“不需太久,姐夫亦可从关中练出兵马,关中有这个人口、钱粮。”贾厚问道:“但不知蜀地可否支撑得起数万大军北伐的粮饷?”

“你若不信,到时看看?”

贾厚笑笑,道:“大帅唯有早取关中,方可应付蒙古之势。否则,待汗位之争结束,大祸临头矣。何必呢?”

李瑕反问道:“刘黑马又为何不早降,非要等到二子被俘,损兵折将,何必呢?”

贾厚看都不看被捆在那的刘家兄弟,淡淡道:“姐夫有子十四人,折二子无妨,且兵马犹众,折损得起。”

“但这两个儿子最出色。”李瑕道,至于刘黑马还有多少兵马,他懒得争论。

刘元振、刘元礼难得听李瑕夸了他们一句,却是面露尴尬之色。

贾厚再次执礼,问道:“大帅为何一步都不肯退让?”

“久在悬崖边,没学会退。”

“大帅未免太倨傲了。”贾厚气得一跺脚,拂袖道:“若如此难相处,姐夫不附也罢!”

“好。”

李瑕沉得住气,因看得清局势。

刘家有势,须借。

但分寸不能丢。

贾厚深深看了李瑕一会,叹息一声。

他知道,自己说服不了李瑕倚重刘家了。

不是没有过机会,在正月时,两人深谈过一次。

正是那次,李瑕直视着他的眼,推心置腹、直言不讳。

“我有廓清帝宇、康济生灵之志……”

但当时,没见到李瑕的实力,贾厚只以为这年轻人是大言不惭。

一个由弱宋暂时任命的蜀帅,年少狂妄,毫无根基便敢妄言取天下,岂不可笑?

之后,却见其人施谋用略,气吞四万大军……场场大胜应接不暇。

终于,李瑕的实力摆开在眼前。

贾厚却已错失了当时的机会。

如今回想起来,才知李瑕其实是句句发自肺腑,字字出于真心……

“既如此,由姐夫亲自与大帅谈,可好?”

“可以。”

~~

三日后的深夜,炎帝陵。

刘黑马竟是只带了贾厚前来。

甫一见到李瑕,他开口便道:“我诸子当中,唯大郎、五郎最贤,余者皆庸辈,并无敢反抗蒙古之心。”

“意思是,今夜我若不放你回去,我便得不到刘家的归降?”

刘黑马叹道:“我老了,死则死矣,只盼以残躯救回两个儿子。”

李瑕依旧明白刘黑马的意思。

今夜能谈妥,那万事好说。但刘黑马肯只身前来,并非是就决定投降了,还要看条件,若条件谈不妥,李瑕不管是拿下他还是杀了他,刘家其余子弟将继续效忠忽必烈。

“也好,既事关刘家往后形势,你们几位主事人一起谈吧。”

李瑕遂招了招手,让人将刘元振、刘元礼也带来。

刘黑马既有孤身赴会的胆魄,李瑕也不怕这父子三人加贾厚一个书生能伤得到他,何况这里已是他的地盘,外面还有层层重兵。

夜色中,五人便这般站在陵祠的石阶下。

好一会,刘黑马抬头看向陵上的石碑,喃喃道:“我是契丹后裔,并非炎黄子孙。”

他先是拉远与李瑕的立场。

李瑕道:“辽国不在了,你们总归要有个归属。”

两人语气都很平和,没有了战场上的冷酷。

并非是他们忘了将士们流的血。

而是,将士们流的血,就是为了促成他们接下来要谈的形势。

政治是一桩很微妙的事,它的中心是利,包括小利,也包括天下大利。

战争也好,谈判的机锋也罢,都只是为了实现利的手段。

而两人说话也不似李瑕与贾厚谈判时那样的争锋相对。

因为他们都看得清情势,也做得了主……

“归属?”刘黑马反问一句,道:“论归属,大蒙古国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