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五章 流风(1 / 3)

加入书签

第三十五章    流风

六月里,倭寇袭击清远津,击溃巡游的水师,焚毁了高丽的渔船,直扑上岸,朴承基指挥抵御,总算是没有让倭寇蔓延,虽然在他看来,也算不上是胜利,毕竟毁坏了船只房屋,战斗结束之后再看沿海村庄,简直是一片疮痍。

虽然如此,战报还是要写的,朴承基很快写成了战斗汇报,让人快马送往开京,另外信鸽也先行飞出去,送往宫中一份简报。

王祺很快便看到了那份简报,只见上面写着:“六月十一,倭寇二百人进逼清远津,水师先发预警,陆上有备,水师溃,海贼上岸,我军迎敌。此次擒倭十六人,诛戮二十一人,高丽马步军伤亡合计六十八人,水军伤亡十四人,烧毁渔船二十八艘,房屋五十五间,民人伤损二百七十二人。俘倭十五名已解往京都,一名因通医术,请准许留用清远津。 臣朴承基谨上。”

是朴承基的风格,言简意赅,统计精确,朴承基一向对数字很敏感,但凡经他手的调查,得出的数据一定是要非常精确的,对于“数百”、“XX余人”,这一类的数字他是不满足的,只要可以,一定要精确到个位数,所以他的战报堪称有零有整,连尾数都统计了出来,朴承基的这种个性,在宫中的时候便给人以压力,如今在清远津,那里的人也会感觉分外辛苦吧?

不过他给出的调查报告,格外有一种清晰准确,让人更能把握现场情况。

只是朴承基居然留用了一名被俘的倭寇,这可让王祺略有些诧异,朴承基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倭寇极其凶恶,为什么他会将那个倭寇留下来?莫非是有特别的医学才能?或许果真如此,朴承基不是个喜欢大惊小怪的人,又见过宫中的太医,一般的医生不会让他如此重视,以至于刚刚从战场俘获,便要使用了,医者这个专业不比其她职业,那可是对人的生命有直接关系的,如果是可疑的人,不能轻易任用。

洪麟很快也知道了这件事,他的反应是:“经过这一场倭寇的侵袭,清远津的医者已经紧缺至此吗?”以至于居然要现场抓一个倭寇来用。

王祺微微一笑:“或者是那个倭医有独特的才学,也未可知。虽然如此,还是要谨慎,回信要提醒承基,对那倭医要严加监视,高丽的民人之中尚且有败类,私通倭寇,给他们带路,这样一个倭人,更加要仔细防范。”

几天后,朴承基便接到了王祺的信,上面除了勉励,还有提醒,让自己千万小心戒备,还有那个倭寇的医生,纵然有些技艺,也不可轻信,除了有事的时候让他出去,平日里谨防他到处乱走,若是探明了这里的虚实,很是隐患。

朴承基放下书信,抬起头来,蓦地又想到前些天那一场混战,那一次自己是真正看到了倭寇的战斗力,虽然多是步军,基本上没有骑兵,然而战力却半点不弱,令人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小队,虽然是二三十个人的队伍,然而行动起来却仿佛是一个人,整个小队好像只是在用一个头脑来思考,那就是头目的大脑。

倭寇虽然凶悍,然而却并非由一班桀骜不驯的亡命之徒组成,他们的纪律性极强,组织相当严密,随着头目的号令进攻或者撤退,无论攻防还是撤退,行动都整齐一致,训练有素,即使后来败退,也不见惊慌散乱,显然平时接受过极为严苛的训练,能够做到这样,已经不是流寇,而是小型的正规军。

从前听洪麟讲述,虽然可以想象那种场景,与自己看到的终究还是不同,这一次亲眼见到,即使是这样稳重的个性,回想起来也是很有些震动的。

回顾了倭寇的战法,朴承基的眼前蓦然又飘过一个紫灰色的身影,或许医官终究是有文化的人吧,因此装束便与其他人不同,那一群挥舞着长刀的作战人员,穿的多是布衣,有人也罩着铠甲,而这个人却是一件绸缎长袍,虽然不是很名贵的缎子,却仍然显出区别,自己起初还以为他是参谋人员,甚至是这一支倭寇的首领,之后看到他在做的事,才晓得居然是医生,然而虽然身为医官,毕竟是倭寇中的一员,腰间也插着两把刀,一把长刀,一把短刀。

不过殿下的提醒很对,那虽然似乎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对外界的许多事都并不在意,仿佛无论是高丽也好,东瀛也好,对于他而言,都不过是一片树叶飘过,也可能在这世间,他才是一缕转瞬即逝的风,无所眷恋,然而对此却不能掉以轻心,或许是一个很会演戏的人,一旦自己丧失了警惕,他便会逃亡寻找旧同伴,别的也罢了,那一身医术很是重要,因此还是应该密切监视才对。

于是朴承基起身便走了出去,来到监禁那医官的处所,只听里面正传来生硬的高丽语:“原本会有这样的癫痫发作吗?”

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虚弱地说:“没有,是自从摔了那一跤之后,就开始出现这样的毛病,大家都说我是摔坏了脑子。”

“……某个角度,这样也不能算错。”

“啊呀大夫,你怎么也说这样的话啊?真的是让人听了很难过的啊。”

“其实大概率是颅骨内有血肿。”

“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