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章 劫后(1 / 2)

加入书签

第四章    劫后

洪麟已经很久没回家了,距离上一次返回宅邸,大概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

面容清癯的洪彦博用铜箸拨了一下炭火,洪麟将煮开的茶水倒进父亲的杯子里,然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父亲的身体最近还好吧?”

“唔,为父倒是还可以,可是殿下这一次居然受了这么重的伤,真是太让人震动了。”

洪麟立刻一阵无地自容,深深地垂下了头,这一次殿下重伤,自己却只是手臂上受了轻伤,还要王来掩护自己,自己作为健龙卫的总管,实在有愧职守。

那一天回到宫中之后,判三司事赵日新大人严厉斥责自己没有尽到侍卫统领的责任,对于他的指责,自己无话可说,事实上洪麟自己也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他确实感觉自己实在没有脸面再坐在这里,无论朝廷要将自己怎样治罪,都是理所应当的,他这时唯一希望的,就是所有罪责都由自己一个人承担,不要再牵连其他人,毕竟健龙卫培植不易,王还需要他们。

就在这时,寝殿的门拉开了,尚膳大人走了出来,他第一句话不是对赵大人讲,而是对自己说:“洪总管,殿下要见你。”

当时洪麟真的难以置信,这一次自己犯了这么严重的过失,王居然在醒来后第一个要见的就是自己,其实洪麟没有看到坐在自己身后的朴承基在那一刻,眼神中一闪而过的隐晦笑意,听到王终于苏醒,朴承基那紧绷的心情也顿时有所放松,头脑马上就快速转动起来,王的这一个要求就让他明白,健龙卫护卫不力的风波已经过去了,王不会追究,否则洪麟首当其冲。

事实上朴承基也承认,王其实并不是在徇私情,这一次不但健龙卫恪尽职守,可圈可点,队长本人更是舍身救护,只是事有万一,如果王当时不是那么顾念洪麟的安危,恐怕就不会受伤,另外这一次中殿没有受什么伤,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洪麟忐忑惭愧地进入寝殿,中殿娘娘正坐在旁边守护,自己跪坐在王的床榻前,看到王虚弱的样子,洪麟眼中又是一阵发酸,正要请罪,只听王低声说:“你还好吗?你的伤有请医官看过吗?”

洪麟当时就哽咽了起来,垂下头道:“请殿下赐臣死罪。臣无能,未能好好保护殿下,请殿下赐死罪臣。”

泪水顺着脸颊流到洪麟的唇边,却听王温和地慢慢说:“你在说什么?没有你的话,朕早已不在这人世间了。”

宝塔失里坐在一旁,听着王祺的话,暗道即使在这个时候,你的话也不仅仅是表面的意思,如果洪麟不在了,你的生命可能也确实没有了意义,将自己的整个世界放在一个人身上,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这几天每次回想起王忍着伤痛对自己的温情抚慰,洪麟都感觉异常惭愧,人的生命中总有一些难以承受的东西,对于洪麟来说,王的深情重意让他对王更加有一种深深的亏欠感,自从自己入宫,这么多年来习文武两道都是王亲自教授,若有什么为难之事,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恳求王,在他的记忆里,王几乎没有拒绝过他的请求,这样的深恩厚爱让他感觉此生难以回报,因此想到自己居然没有保护好王,让王受了这么重的伤,如山的愧疚情绪就几乎要把洪麟压倒。

洪彦博看着儿子的样子,点点头道:“你难得回来一次,这件事我就不再说你,想来你也已经受够折磨了。追查幕后主使有线索吗?”

洪麟没有抬头,摇头道:“暂时还没有,虽然刺客的尸体看起来像是倭人,甚至连武器都是东瀛的工艺,枢密院因此便将事情都推到倭寇头上,显然是不想继续追查了,然而我觉得内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父亲认为呢?”

洪彦博道:“自然不会是倭人,否则他们没有必要同时在京中把德阳君也杀死,这样结怨于元朝,实在没有必要。”

洪麟深以为然,德阳君奇辕乃是当今元朝奇皇后的三兄,虽然殿下对这些依附蒙古的权势豪门十分反感,然而现在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撬动,因此一直都是小心谨慎,这批刺客分兵两路,同一天发作,连奇辕也一起杀了,可见不仅仅是国外的海盗而已。

“那么父亲怀疑是谁呢?”

“我心中有一个疑惑,那就是赵大人,殿下如今正在抑制豪强,刚刚废除政房、设立了田民辨正都监,新政虽然只是刚刚起步,然而也已经得罪了许多人,这中间也包括赵大人。”

洪麟虽然之前也有所怀疑,然而此时听父亲这样一说,还是不由得心情一阵复杂:“从前听父亲说,赵日新赵大人对殿下一向是很忠诚的,当年王在元朝居住,蒙古给高丽立了忠定王,因为殿下看来似乎无缘于高丽王位,许多侍奉的人都纷纷离开,那个时候只剩下赵日新、柳淑、朴天富、金镛等几位大人还不离左右,全心追随,这是何等深厚的情意,然而如今为什么却变成这样?”

洪彦博却并没有他这么深的感慨,这位三司右使微微一笑,说:“等你有我这个年纪,或许就能够明白,世间少有义无反顾矢志不渝的忠诚,绝大部分的人归根结底,忠实的都是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