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5(1 / 15)

加入书签

于望又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玻璃杯放进了厨房。他没有提看到照片的事,表现的和平常无异。蒋琛也不在意。只有等他去公司,于望才坐在沙发上思考。他看着书房的方向,脑海中回忆起那个男孩儿的长相。

长得很好,很腼腆的模样。

原来是男的。

是他吗?他不确定,也不敢猜想,却也什么可能性都猜了一遍。

他有些惆怅。对于这个无意间知道的照片,开心也不开心,开心是似乎终于窥探到一些以前,不开心是勾起了他更大的好奇,却无从得知。

想来也正常,蒋琛是个正常男人,还事业有成,三十多岁,怎么可能没有过恋情。

只是不知道是多难忘的人,能让他压抑到现在。

该不会是……死了吧。

于望打个哆嗦,双手合十,可别啊,去世的前任是最难忘的,要真这样,他还追个什么啊。

追?他一愣,他想追蒋琛?

可是为什么?他明明这么自大,这么讨厌,甚至是高冷,为什么还是想追他。

于望努嘴,思来想去,两个人的接触,自己心动的点,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心动的,等反应过来的时候眼神就已经离不开他了。

是因为他的钱?还是他的身材?长相?

好像都不是。

长的好的、厉害的他不是没见过,但是他们没有那种勾人的气质,那种禁欲但寂寞的欲望,是欲望,他能感受到,蒋琛很孤独,但为什么孤独是一种欲望,他就又说不上来了。

他很矛盾,他觉得蒋琛很矛盾,从开始到现在,于望都觉得他是一个复杂的人,冷硬,也柔软,脾气差,但也能忍,他是能容忍自己的,于望能感受到,所以他摔杯子。

他不是不知道这么做过分,但他还是这么做了,因为他笃定蒋琛不会苛责他,一个两个杯子,就算他把厨房砸了,他可能也只会抽着烟,眉头都不皱一

下。

所以他摔了杯子,故意的,爆发的,就是为了把情绪放大,让他能接收到自己的愤怒和委屈,告诉他不回消息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不然他还是觉得小事一桩,三言两语揭过去。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他不是不回,是懒得回,是挑着回,是选着回,不然他说他不敢把车开回去了,他怎么回的那么快?因为他觉得回短信是件小事,回不回无所谓。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让他意识到,不回消息是一件需要被解决、甚至是不得不解决的麻烦,他就不会再忽略,而是想应对方案。也就是用最小的成本解决麻烦:以后回消息。

哪怕回的消息都是敷衍。

但是如果不解决,有可能会让他付出更大的代价去安抚于望的情绪,所以蒋琛的理智几乎想都不用想的趋利避害:在他还没有成为更大的麻烦时,扼杀他成为更大麻烦的苗头。

这不是于望凭感觉赌的,是他用心感受、观察到的,是他的察言观色和多年养成的习惯,在美这么多年,他早已习惯了摸透身边人都是什么性格,像蒋琛,虽然难懂,但也好懂:能闹,在他接受范围内,把天捅个窟窿都无所谓。

所以他闹了,无伤大雅的,蒋琛不会去计较的。

他一步步摸他的底线,也一步步试探。

却也能感受到横在两人之间的沟壑。

什么时候蒋琛能毫无芥蒂地跟他说曾经,或许他就成功了。

但是这太难了,于望瘫在沙发上泄气,还不如变成他肚子里的蛔虫,猜一个男人的心思,比他妈考研都难。

他想来想去,决定找帮手,仅凭他自己,单凭他自己,搞不定这么困难的家伙。

于是他联系了远在万里的王律。

王律是他的邻居,也是他为数不多能说来话的人,两个人虽然联系少,但关系很好,王律是同,他一早就知道,王律也很坦然,在他问的时候没有隐瞒,但于望没跟父母说,父母就以为王律是年龄大还没本事,就没人愿意要,偶尔还感慨这小伙长的也不错,身高条件也还好,怎么是个和尚命,还想过给他介绍,被于望以不要多管闲事拦了下来。细想他和蒋琛年龄差不多,应该能出谋划策。

王律对他找了个比自己大的首先持坚决反对意见。因为在他有限的两段交往中,年龄大的是最会骗人和最会说甜言蜜语,把人哄的一愣一愣的,他十分抗拒并担心于望被他吃干抹净,被骗还替他数钱。

甜言蜜语?吃干抹净?

于望不知道怎么说,说他已经被他包养?还是没听过什么甜言蜜语?他支支吾吾地搪塞过去,说那也得试试,二十多年好不容易遇到个喜欢的,不想就这么算了,而且世界上坏人是多,万一有好的呢?

而且他也不急这一时,手术还没做,半男半女的于望也不太敢和想,他想的是先了解,再进一步接触,等到时机成熟,把手术做了,再回头追这个男人,但是这期间不能先断,断了他就找不到他了,追他的希望也渺茫了。再说,万一进一步交往中,发现蒋琛人的确不行,那再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