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节(2 / 2)

加入书签

根手指:“老板,这个数如何?”

“一万?”刘麻子说。

“哪能是一万呢,这佛像又不是泥捏的,我说是十万块!”盛兰哭笑不得。

要是换做别的老板,别说是一万了,几千块她都敢开。

之前那个乾隆朝的果盘,就是她一路砍价,花三千块从张三那里买来的。

但她深知刘麻子自负眼力过人,又不差钱。

倘若一开口就几千块,刘麻子肯定会认为这个价格是在嘲讽他眼光不好,卖的都是假货。

万一生气起来,不把佛像卖给她,那她岂不是亏大了?

砍价是要讲究技巧的,张弛有度,过犹则不及。

因此,她才报出十万块的心里最低价,试探一下刘麻子的价格底线。

其实,古玩市场就是这样,正常议价也好,宰客也罢,都是相互报价,试探对方底线,此消彼长,最后谈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这笔交易就成了。

“嘿嘿!”刘麻子笑了:“一开口就是十万块,看样子你小子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有钱啊!”

“哪有,我是真心诚意想买你的东西,不想糊弄人,所以才报实诚价的。”

“少来这一套,拿三十万来,佛像就是你的了。”

盛兰听到他报价三十万,心里不由一喜。

她卖掉乾隆朝果盘得了六百万,拿出一百万买了董其昌那幅被水泡过的画,还剩下五百万。

三十万对她来说,负担并不是很大。

然而,盛兰深知,古玩这一行鱼龙混杂、反悔黑吃黑的屡见不鲜。

方才她的目光过于专注这尊佛像,已经让刘麻子生出狐疑了。

你来我往

若是这么痛快就答应用三十万块买下,只怕他要怀疑这尊佛像有什么玄机了。

这样的事情,古玩市场并不是没有发生。

她就听福伯说过,前些年有个男的在地摊上看中了一枚铜钱。

老板憋着坏想狠宰他一刀,开出五十万的价格。

地摊上五十万绝对是天价了,就算是什么都不懂的收藏小白,也应该还还价。

谁知,那男的想也不想,直接点头说成交。

老板见他答应得那么痛快,怀疑这枚铜钱另有玄机,放弃这单五十万的生意,将这枚铜钱送去专业的鉴定机构鉴定。

结果,鉴定出这是一枚明代用于当铸币模板的母钱。

这枚母钱出现在明朝的特殊时期,明英宗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复位为皇帝。

而这时候的皇帝明代宗朱祁钰还活着,历史出现了千古罕见的‘天无二日,国却有二君’奇观。

随后,朱祁镇下旨,废朱祁钰为郕王,国有二君的奇观才消失。

这枚母钱的铸造时间,正好卡在朱祁镇、朱祁钰俩兄弟同时在位为皇帝的特殊时期出现,天下仅此一枚,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鉴定结果一出来,这枚母钱就以六千万的天价卖给了一位来自帝都的大收藏家。

从五十万到六千万,算算翻了多少倍。

那个男的许是看出了这枚铜钱的价格,所以想也不想就答应用五十万买下。

却忘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答应得越是痛快,越会引起对方的疑心,到头来打草惊蛇,得不偿失,悔得肠子都青了。

思虑再三,盛兰还是觉得要再砍一波儿价。

不求能砍多少钱,只想用这波骚操作消除刘麻子的警觉。

盛兰轻轻咳嗽两声,便说:“老板,三十万太高了,我真心买不起,十万块已经是我能给的最高价了。”

“你小子,少给我打马虎眼!”刘麻子笑道:“要是没有几个钱,谁敢在古玩市场乱买东西,你能开出十万的价格,就说明你兜里很有钱,年轻人,还是诚实一点比较好!”

“老板,我说的是真的,我之所以看中这尊佛像,只是觉得这玩意儿投我眼缘,想着请回去供奉,让佛保佑我发财,我真没你想象的那么有钱!”

盛兰此刻也是戏精附体,苦着一张脸说着。

她停了停,接着说:“这尊佛像,看着是挺好的,但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造型,老板你见过吗?真敢肯定这就是阿弥陀佛吗?我越看越觉得这玩意儿是似是而非的臆造品,花三十万块买回去,万一打眼了,我岂不是要亏死?这风险我可承担不起。”

“说得也是啊……”刘麻子喃喃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