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再也不要任何虚妄虚假(1 / 2)

加入书签

似乎是有什么怨气,终于是从母亲的胸腔里发泄出来了。

在面前的女人还想拙劣地对她解释的时候,她直接一巴掌就狠狠地扇在了女人的脸上。

这一巴掌,用了她所有的力道,将小姨的半张脸都扇肿了。

所有人都以为,她是因为知道小姨勾引她的夫君,终于忍无可忍终于对这个堪称溺爱的妹妹动手了。

扇了一巴掌还不够,还又扇了两巴掌。

甚至还把妹妹关进了柴房。

这对于一向仁慈的她来说,都是少有的事,更何况,这些是是对她一直十分疼爱、疼爱到妯娌都有意见的妹妹做的。

不过,妯娌们认为,这也好理解,毕竟疼爱的妹妹勾引自己爱的夫君,或许还想顶替她的位置,后面还想做些什么就不知道了。

这又有谁受得了?

可是母亲却知道,她之所以打小姨,有小姨不知耻勾引父亲的原因,却也有别的原因。

至于别的原因是什么,她当时并不敢想,真的不敢想。

但是后来,有些事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了。

在小姨被全京城笑骂,被押入刑部,被判了死刑后,母亲想了很多。

最终,她决定不再欺骗自己,不管真相是什么样的,至少,她要知道真相是什么。

她要去查当年的事。

要么,让她确定,当年的大火,就是意外。

要么,让她知道,究竟是谁,害了她全家!

不管是谁,她都要知道!

她再也,不要任何虚妄虚假!

以母亲的聪明,以太师府的手段,加上当年的相关人都还在,当年的火灾后的场景,也一直都没有清除。

所以,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快就出来了。

果然,当年的事是人为的,不是天灾!

问题还是出在当晚的家宴众人喝的酒里,当年给了结论也没有错。

大火起的时候,那些喝了酒的人,是醉了酒,不省人事,逃不出去了。

那些没有喝酒的人,也的确是闻了屋外的桂花香、加上酒中挥发的一种气味成分后,才渐渐没有了意识,最终死在了大火里的。

所有的一切都跟当年的一样,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是,当年酒中那种跟桂花在一起闻了后会致幻的成分乌霜,不是卖酒的误加的!而是有人给了卖酒的钱后,他才加进去的!

当时卖酒的贪钱是没错,但是他在拿了陌生人给他的乌霜之后,确定这个乌霜加进酒里没有什么害处后,他才加进去的。

他当时就是拿了钱,而且想不会出什么事后,就也不管什么,直接把乌霜加进了一批要卖出去的酒里。

不曾想这批酒卖给了余府之后,余府当晚就起了大火,死人了。

而且之所以余府起了大火没有人跑出来,就是因为他酒里加的乌霜的缘故!

单独的乌霜,加进酒里吃进去,的确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甚至一点问题都不会有。

但是当乌霜和桂花香一起闻后,就会让人致幻!

原本,就算这些在一起也不会死人。

可是如果再加上被放了火之后,这些致幻的人不知道动弹,被火烧死也不逃,就一定会死人了!

乌霜这种东西不算常见,但知道的人也不少,没人觉得它有什么。卖酒的也一样、

可是谁曾想,他就这么因为钱听了陌生人的话往酒里放了乌霜后,就会导致了这样的祸事呢?

他其实知道那个陌生人花钱想往酒里加东西,是想要做些什么的,毕竟哪个正常人没事会做这个?

可是他一想乌霜又不是砒霜,又不是毒药,又能怎么样?

他就赚了这次钱就行了。

可是谁曾想,居然会闹出这样的祸事来?

卖酒的只是一个卖酒的,在知道自己的酒间接害死了人之后,官府判了他十年牢狱,也没有说什么,直接就认了。

毕竟就是因为他的错事,让余家死了几十口人,就算他不是有心的,他也一定不是罪魁祸首,但也一定跟他脱不了干系。

所以这十年牢狱,他认。

甚至因为这几十条人命,如果不判他点牢狱,他还不安心了,他知道他需要在牢里赎罪。

不过,关于乌霜的事,余家灭门刚发生的时候,他说的是卖给余家的酒里的乌霜,是他自己不小心撒进去的,没想到会出人命,没有提到陌生人给他钱,让他往酒里加东西的事。

但是现在,在母亲重新审出此案,再问他的时候,他就把所有的一切全都说了。

他说之前的时候,他之所以没有把陌生人供出来,除了陌生人警告过他,让他不要把陌生人给他钱的事说出去,否则会让他和他家人不得好死外。

还有如果他说是他不小心把乌霜洒进酒里的话,那么关于余家灭门之案,他的罪过只是无心之失,会判得轻一点。

而如果陌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