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章十一下同寝同食同生同长(二)(2 / 2)

加入书签

业,又有谁能成功呢。

居庙堂之高,实难入实地考察民生,并不能真正的忧民生之难,所以赵允不愿做搅动政治漩涡的推手,他更愿意做一些切实的事情来。

这个想法,在遇到扶苏之后才发生了变化。

赵允不承实名,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扶苏的第一任老师,他的课堂不在方室之内,课本也不拘泥古今经典,而是将扶苏带到了民间田地里,让他看到百姓的真实生活。

“看天下之事,无论大小,只从奏疏里是看不透的,起码是看不完整的。杜若,你从典籍里能看得到何时耕田,何时播种,每个时令该完成的农事么?”

坐在山梗上,赵允指着他们亲自开辟出的一亩方田,指点两个小徒弟,“我知道你们可能会说,术有专攻,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事情上就行,不用事必躬亲,人的经历是有限的。”

扶苏捻柔一根着狗尾巴草,没出声,他确是这么想的,自小学的帝王权术也这么学的,现在他想听听赵允不同的意见。

“原因很简单,你不需要每件事都会,但涉及到的各方面你都有了解,你不一定必须要做,但你不能不会。”

赵允道:“比如说,咸阳城有南市和北市,相互竞争,时劣时优,你们要清楚如果自己经商,应该走什么样的商道,如果去管理,又该将二市维持在什么样的平衡上。”

扶苏出声了:“先生,秦有法度,国不限商,任意买卖,互市自由。”

秦国是耕战大国,并不擅长做生意,为了吸引六国商贾,给予了他们很多优惠,这条法度之下,外国的商贾大大发展,严重抑制了本地商户。

不过秦商最近才出现,连发展都谈不上,就更不要说兴起了。

“秦国重农重武却轻商业,是因为秦国的根本还是贫瘠的,并没有积累到足够的财富资源,所以兴不起商业。可农商乃民生根本,一旦遭遇天灾人祸,秦国的百姓如何渡过灾难?每一次都十分艰难吧。”

“秦国治灾不赈灾,是祖宗的法典。”

赵允斩钉截铁地说:“祖宗法典如果不合时宜,就必须被废弃。”

扶苏默了默,理是这个理,实行起来就难了。

每次大旱或大涝,时令乖序之际,秦国的政策是派官吏前往各个地方,深入民间,百姓在乡长的领导下随政策短暂时间内迁徙到能够生存的地方,让老秦人们自力更生。

此政优势在于政府避免培养出了懒惰之民,老秦人一直团结一致的,勤劳勇敢的,再大的困难也能咬紧牙关挺过去,和国家同进退。

但不可否认的是,秦国自己在面对灾难,承受能力固然强,可损失也极大。因为不重商,所以农民连种子农具都要购买,六国商贾可不会对秦国发慈悲。

虽然秦国没有官市,对民商有一定的限制,价格最高不能翻三倍,更不能坐地起价,这可是违法的。

然而事有例外,秦国总不能把六国商贾赶出去,必要时刻是默认可以破例的。

赵允说出了唯一一句激进的话:“秦国治灾不赈灾,到底是不是因为穷呢?”

扶苏默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秦国起国荒凉西土,富不及齐,奢不及楚,贵不及赵,被列国轻视,指摘为虎狼强盗,并不冤枉。

“先王继任之初,连降三月暴雨,各地河渠江海泛滥成灾,秦国政权更迭,不能及时治理,险些酿成大乱。吕不韦豪掷万贯家财,力压南市,并一力敦促两市结成联盟,使得六国侧目,让秦商在列国面前变了个模样。为何现在,却倒退了呢?”

扶苏真心实意地道:“因为七国联商,只敬吕不韦,他是商业奇才。”

赵允意味莫明:“商人重利,唯利字压倒了义字,这个商盟何人都能当。”

扶苏听懂了他的意思,比较意外赵允居然让自己从商入手。

“列国之商都为国君所轻。”

魏曦冉的一句话解开了扶苏的疑惑,因为轻视所以任由发展,如果扶苏以王子身份结交名仕官吏,难免有结党嫌疑。

尤其是秦国弹压宗室贵族最厉,旨在更变形象,吸收诸国能人名士,如果宗室当道,贵族横行,必让寒门心凉,也不能信君王真能礼遇下贤。

可公子若立功业,也可入军营历练,以战功傍身,不结党,也能堂正存世啊。

赵允轻笑:“以公子之身参军,到底谁主谁副?小战可也,是送军功的,大战产生分歧,主帅祸事,罪不可逃。”

扶苏哑然,拱手道:“赵先生见解让杜若大开眼界。”

受赵允影响,此后扶苏果真关注起农商,并在赵国旱情严重时说服了嬴政在边野搭千里粥棚,广纳流民。”

当时,魏少师在南,以楚国之名赈灾天下,虽有竞争之嫌,不失为美谈。

上位者若不能切实利民,只有空谈,便不能配称忧民之主,这是赵允给扶苏上的第一课,也是最后一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