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九章 光阴似箭(1 / 2)

加入书签

第八十九章  光阴似箭

日子有时候过得很慢,有时候又过得飞快,一转眼,三年时间过去了,这三年间发生了很多事,但大梁与北狄的边境却再未打过一场仗。

梁朝内部,朝政仍把持在宰相陶笙手中,如今已是永安七年,皇帝萧炜十五岁登基,十六岁成亲,现年已二十又一,却依旧无法完全亲政。不过在这一年的夏季,永安帝忽然以皇后成婚五年仍无所出为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秀纳妃、以充实后宫,皇后陶毓乃宰相陶筝之长女,陶家对皇帝此举十分不满,却又无法阻挡,陶皇后向姑母陶太后哭诉,世人皆以为皇后无法生育,哪里会晓得这五年之间,皇帝从未近过她的身,她至今仍是完璧之身。陶太后听了这话也很气愤,可皇帝年岁渐增,同她日益疏远,许多话她再说也不管用了。

陶筝一直待在京中,四年前,他听从兄长的安排,迎娶晴岚郡主为妻,一年前,郡主在分娩时不幸伤了身子,在床上躺了三个月后与世长辞,亲友们曾多次劝他续弦,但都被他给拒绝了,时人皆以为他对亡妻情深难忘,竟给他传来了不少痴心长情的美名。

陶笙这些日子以来很忙,忙着提防那位年轻的、试图亲政革新的皇帝,忙着安慰在宫中受了委屈的女儿,忙着对付一帮子讨厌的反对派们,这么忙他仍不忘向亲信询问弟弟的近况,亲信告诉他陶筝平日里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府中陪儿子,最近也没有外出,只是时不时会与澹州那边联络。

陶笙听到“澹州”二字不禁皱起了眉头:“阿筝还在找那人么?”

亲信道:“三爷派去的那些人,这几年一直待在澹州一带,几乎快把北境给翻了个底朝天了。”

陶笙冷笑一声:“我倒是忘了,他是大将军,找人这种事情,哪里需要他亲自去,只要他一声令下,有的是人帮他去找。”

亲信小心翼翼地问道:“相爷,您的意思是……要拦着三爷吗?”

陶笙摇头:“不必。他要找就让他去找吧,找了四年了都没找到,还有什么可找的,我这傻弟弟,真是魔怔了。”

亲信陪笑:“三爷,确实挺痴情的。”

陶笙不悦地瞪了亲信一眼。

亲信自知说错了话,急忙转移开话题:“那个……相爷,若没别的事,小人就先退下了。”

陶笙一挥手,“嗯,去吧!”

清园。

晴岚郡主病死后,陶筝不愿再住在将军府,带着儿子又搬回了清园居住,他在这里住惯了,这里的一切装饰仍维持着四年前的旧模样。

“将军,澹州来信了。”

一名身着玄色衣裳的大汉隔着帘子在门口禀报道。

澹州的信,陶筝每回都要亲自拆开看,今日这封信也不例外。他掀开帘子走了出来,伸出手接过信,展开后看了几眼,他的脸上立即流露出来了兴奋的表情,来不及将信叠好,他便吩咐道:“快去备马!我要亲自去一趟澹州。”

“将军……”大汉对此很是不解,不明白有什么要紧事能让陶大将军非得亲自跑一趟不可,但他不敢违抗,只得遵从,“是!”

有一名大夫找到陶筝的手下,声称自己曾见过画上的男子,并为其诊过脉治过伤,手下不敢怠慢,立即飞鸽传书,将此事上报给了陶筝。陶筝马不停蹄地赶到澹州,亲自接见了那位大夫。从对方口中,他得知了四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段往事。

大夫说四年前的春天,他曾被几名大汉请到一处宅院为一年轻男子治伤,那男子浑身上下都是擦伤与淤青,似乎是因为跌落山崖所致,他不敢多问,低着头为对方包扎好了伤口,又留下了一些膏药就被送走了,半年后,他的母亲病逝,他便回到位于青州的老家丁忧三年,前不久才刚刚返回澹州,无意间在街上看到了寻人告示,这才想起自己曾见过这画上之人。

“大夫真是好记性!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你如何确定自己不会记错?竟能一眼便认出这画中人?”陶筝半信半疑地看着此人。

那大夫不慌不忙地说道:“实不相瞒,那位公子容貌出众,非同凡响,可谓是过目难忘,相信任谁见到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的。”

陶筝听到大夫如是回答,心中不免有些得意,那可是他的景云哥哥啊!哪里是那些凡夫俗子所能相比的?这大夫的确是好眼光,该赏。

“那个院子还记得吗?”陶筝问。“你若能带我找到那个院子,我还有额外的赏金给你。”

大夫摇了摇头:“这位公子,这怕是难喽,我当时是坐着马车过去的,回来时也是被他们用马车给送回来的,路线是完全弄不清楚,而且那院子很普通,并无特别之处,像那种宅子,整个澹州城不知道有多少家,想要找到它,谈何容易……”

“地方不记得了,那人呢?”陶筝打断了大夫的话。“带你去的那几个人长什么样,详细说说!”

大夫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接着告诉陶筝:“他们穿着普通的粗布衣裳,头上戴着一个大斗笠,不像是干农活的人,像是走江湖的剑客,谈不上凶神恶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