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身体里的AB面(3 / 3)
,他有这个耐心,可年轻的陆旭秋没这个耐心,面对这两天整理出的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线索,似乎没有哪条线能一下子走到真相。
陆旭秋在网上搜了俞生南的资料,很意外,还是个作家呢。可惜他对当代文学实在一窍不通,他是理科在行文科苦手,凡是不在语文课本上出现过的作者,一个都不认识。何况这俞生南也算不上大红大紫,写的书大多都是河殇派的老路数,现在哪儿流行这个,要是什么网文作者,说不定他还听说过。
百科介绍是这么说的,俞生南,1953年生人,男,当代作家,代表作品《羌人笛》《春奏序歌》。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学者、杂志编辑。曾撰写多部影视剧本,其中《各奔东西》的女主演曾获海外电影节最佳女主角。2005年因罹患肝癌病逝于北京,年仅52岁。
如陆善所言,人确实在十年前就去世了。网上有他生前的照片,宽眉善目,架着一副细框眼镜,还有些更早的,比如出席电影节的,或者是年轻时在报社的照片。接连看了好几张,就相貌气质而言和陆维倾大为不同,前者温文尔雅,感官上给人春风和睦的儒雅,而陆维倾的容貌过于鲜丽瞩目,笑和不笑差别很大。
只看照片,他没什么感觉,爷爷和奶奶都是特别陌生的词,甚至,父亲和母亲一样陌生。上辈人的恩怨他无从点评,时代更迭如此之快,隔了近四十年的恩怨哪有多少代入感,又不是做是非题,到底是有情的人太愚蠢,还是无情的人太自私,谁能理得清?
不过,就在他在网上无所事事地搜索关键词时,竟查到一个有趣的发现——俞生南曾经担任过T大的客座教授。
T大,这不就是陆维倾的学校吗?
很快他回想起袁健勇的那番话,“当初估分填志愿,他还是太保守了,其实可以去比T大更好的……”
如果不是保守呢?说不定陆维倾就是冲着俞生南去的T大。
越想越觉得可能,既然是亲生父亲,瞧上一瞧又无妨。哪有人不想看看亲人,连他不也是之前整天想着去找素未谋面的“母亲”吗?但凡陆维倾是个拥有七情六欲的人,就不会不为所动。
可是……陆旭秋迟疑地顿住,他对见面的目的把握不定。不知道陆维倾是想与生父相认,还是想替母亲伸冤诉苦?又或者就这么远远地看上一眼,什么也不做?
由于想不清楚男人的心态,陆旭秋陷入瓶颈,网上翻了个遍,也找不到更多的资料,充其量是些作品解析什么的,于他没有价值。
随后趁着寒假人少,陆旭秋去了几趟T大,坐地铁差不多四个站,园区景色大差不差,逛了好几圈,偷摸着混进了名人堂,也没查到什么东西,这么瞎逛下来除了浪费时间一无所获。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此时正和家人在奥地利旅游的叶沛元提了个醒。
“问问看狗男人呗。他那么懂,对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