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四章夜悬阁与解意公子(1 / 2)

加入书签

54.

大召京都长乐城,始建于前雍朝,其宏伟壮观,气魄浩然,规模庞大。为人口多达几百万的最大中原城市,其城市建筑布局严谨,结构对称,宫殿官邸街坊像棋盘一样排列整齐。规划过程中就包揽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具有“法天象地”,以帝王为尊,百僚拱侍。

在雍朝时称之为长兴城,当时的皇族燕冉氏记忆它的拥护者结束了天下众多小国林立诸侯割据的多国时代,中原一统。燕冉氏企望雍能国运昌盛,长治久安,自己燕冉家的统治也能长兴不败,所以京都取其意。奈何不到二百年,燕冉氏内部逐渐穷奢极欲,上至朝堂腐败卖官渎职,下至苛捐杂税严刑酷史,最后连年天降灾害,加上北漠部落入侵,莲花祸乱,五湖动荡,民不聊生。十年金戈铁马,腥风血雨后,同是世家门阀的叶氏掌权替朝换代,改长兴名为长乐。

长乐城由主城、皇城组成,后人口剧增,又规划外扩了能容纳更多人口的外郭城,整个城总面积达二百多平方公里。外郭城主城之间有条宽近二十余丈的护城河,也作为主要的城市生活用水以及通向运河的水路交通,此河水北引秦岭山脉雪融的渭水南通炎河水。全城由周长百公里高达十余丈的高墙环绕。城墙四个方位的主城门分别是青龙门,朱雀门,白虎门以及玄武门。其中玄武门是皇家专用门,一般百姓禁止靠近。每座主城门附带两边两扇稍小的门。而贯通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而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则是一条标准的中轴线,把长乐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在东、西两部各有一个大型商业区,称为东市和西市。南有临近朱雀南门的武林广场以及武都尉府太尉府等。长乐城此刻是一片繁华鼎盛,百业俱兴,国内外货队船运往来,商贸频密。

(这里设定一丈=10尺=3米)

在长乐城东市有条着名的长街坊,却有两个名字,从叫“花街”一边进去遇到的多是婀娜多姿胭脂水粉的女子,从另一头“柳坊”进去两边楼中的全是各色的男子。在长乐城坊间流传着一句:“在花街寻芳,坊间问柳!”

世间男风盛行,“柳坊”一头更是热闹异常,两边高楼林立,人流往来不息,不乏被达官贵人世家名门当成聚会消遣的场所。

从柳坊那头数起,第三户占地百倾的主楼为三层高楼附带几进几出的院落,名为夜悬阁。

都说风月场所夜间热闹,白日冷清。此刻乃下午申时,夜悬阁沿街的主楼中早已有不少的客人,他们已经点起了吃食小酒。席间穿梭着不少俊俏的送菜小厮,大部分人是正常用餐的,但也有的调戏身边专门伺候酒水的漂亮或俊美的男倌,拉住他们的手,放下席帘圈成单独的隔间,在里面窃窃私语,偶尔传出几声浪声欢笑。也有猴急直接跟着男倌去了后堂院落的一个个厢房里。

在二楼的一贵宾席坐包间内。包间一头靠着中间回廊,可以视野清晰看到底楼的大厅的众多席坐,以及中间的高台。

“郑公子,没想到你带我来的却是这种地方,都说我们北漠民风开放,但那及这大召的十分之一。”一个二十来岁俊逸男子,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深邃迷人,身形颀伟健美,脖颈挂着玛瑙珠串,身穿一件赭色的彩晕裘衣,腰间绑着一根玄青色狮蛮纹革带,披散到肩的碎黑发,但厚实的长裘衣却是上面没系上松散散,一只精壮的胳膊伸了出来,袒露着一片厚实的麦色胸肌,异常性感。可惜的是一处嘴角边有一道三寸的细长伤痕,似乎是被某种野兽獠牙利爪留下的,但更添了男子一种桀骜不驯的草原野性。

那男子眯着一双带笑的细长眼眸看着眼前两位跟他同席的中原公子哥。

一位身穿一件紫色织锦缎绸衫,腰间绑着云纹金缕带,绑着手拿牡丹折扇,相貌算是周正但故作风流倜傥的翼州郑家嫡公子。

另一位年级最小,身穿一件青色素软缎夹衫,腰间绑着一根石青色蝠纹角带,身形挺直,头发一丝不乱,戴着民间老学究的云冠帽,虽相貌平凡,但一丝不苟端坐着,挥袖间有不凡气度。传闻,叶氏皇族大多喜青穿绿,皇宫瓦砾皆琉璃翡翠青。此公子介绍自己姓樊名成功。

“这夜悬阁虽然算是风月食色之所,但菜色佳酿皆是长乐城上品,夜露酿也是一绝。”

“看来我误会郑公子了!”

一旁的樊成功一本正经的眼神有几次似不经意间扫过眼前男子的胸口,但见到那只裸露的一边胸肌上的深红色跟玛瑙石相辉映的乳头微微失神。

“云烈兄,跟你云游大召南边近半月,你都是一副中原扮相,举止也是中原做派,没想到长乐城几天却是这幅打扮。”郑公子道。

“咳,这本是我部族的穿着,在中原腹地为了行走方面便一副中原打扮。而到长乐城很多来自关内外四海之人。西域胡人,北漠人,东瀛人,南蛮人,各色眼睛,各色皮肤,各种语言,高矮瘦胖,却不分彼此差异,谁也不嫌弃。”

“对,不分彼此差异。我大召祖爷……帝说,长乐城海纳百川,求……同……存异,五湖四海到此都是一家。有幸在长乐城,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